日本米品質變了? 一票旅客有感「1碗都吃不完」:又溼又軟

▲日本去年夏天受酷暑、天災及大量觀光客涌入影響,出現「令和米荒」。(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施怡妏/綜合報導

日本國內白米價格飆漲,促使政府緊急釋出儲備米,民間也大量引進外國米因應,旅日達人林氏璧指出,有旅客反映品米飯口感不如以往,不過他上月去日本時,並沒有覺得變了。對此,不少網友表示,「真的有變差,以前都是吃2-3碗飯,現在連1碗都吃不完」。也有不少住日臺人抱怨,米價貴到買不起。

旅日達人林氏璧在臉書發文,近日聽到不少赴日旅遊的旅客抱怨,米飯口感不如以往,可能因爲日本米混入外國米或完全使用外國米,不過他上月到日本旅遊,並未察覺差異,「也許是我米吃得少?想問問最近有去日本的大家,你們有同樣的感受嗎?」

貼文曝光,不少人認爲品質確實變了,「3月去東京時,發現餐廳米飯變得難吃…軟軟不Q且不香甜」、「四月去日本的時候第一天吃第二天吃,吃到第三天忍不住問同伴,有覺得飯沒有以前好吃嗎?結果大家竟然想法都一樣」、「以前我兒子在日本一頓可以吃2-3碗飯,這次1碗左右,直接說飯難吃,不吃」、「上週的確吃到的米飯感覺都偏溼軟,2人每餐都剩下1整碗的飯量」、「口感偏軟,沒有以前那般Q彈了」。

不過也有網友認爲吃起來差不多,「4月中有去日本餐廳吃早餐,飯還是蠻好吃的,還是可以免費續飯」、「我3月中去的,好像也沒有特別感覺…米飯還是很好吃」、「我是吃不出來~~都覺得好吃」。

住日本的網友則感嘆米價變貴了,「住在日本的人很有感,米價飆漲、本來可以免費續飯的食堂不是取消就是加價」、「日本在住中,米價貴了兩倍左右,國民叫苦連天」、「住日本的朋友說他們改買面來煮」、「現在在臺灣買日本米比在日本買優惠」。

▲日本米價狂漲。(示意圖/CFP)

據瞭解,自去年夏天以來,日本米價持續上漲,而政府至今仍無法找出確切原因,儘管政府已兩度釋出儲備米,價格還是沒下跌。儘管日本農林水產省3月釋出21萬噸儲備米,試圖穩定供應與價格,但僅有0.3%成功送達零售通路,主因爲運輸車輛不足及處理時間過長等物流問題,使得實際成效有限。

除異常高溫導致2023年稻米收成減少以外,破紀錄觀光人潮也導致稻米需求大增,加上地震、颱風等災害警報引發搶購潮,迫使零售商祭出限購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