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累計投資南沙15.21億美元,穗日將在製造業與醫療領域加深合作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魏彤 廣州報道

1月17日,由廣州市商務局、日本駐廣州總領事館、南沙區政府、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廣州代表處、廣州日本商工會共同主辦的2025廣州—日本經貿合作圓桌對話活動在廣州舉辦。廣州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高裕躍和日本駐廣州總領事貴島善子出席並致辭,日本在穗商會、貿易機構負責人及在穗日資企業代表,商務部駐廣州特派辦、省商務廳、市、區各相關部門負責人近百人出席活動。

高裕躍表示,日本一直是廣州重要的貿易投資夥伴。多年來,雙方秉承合作共贏理念,在汽車、金融、文化等領域開展合作,取得了豐碩成果,爲雙方經濟發展注入了無限活力。2024年世界經濟風雲變幻,但穗日堅持攜手應對。當前,廣州正錨定“一點兩地”全新定位,聚力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更加創新高效的外資政策,更加公平開放的營商環境,必將爲日企成長提供豐沃土壤。

“日資企業來廣州多年,已經將自己作爲‘廣州的企業’,希望爲廣州的經濟社會發展做出貢獻。”日本駐廣州總領事貴島善子表示,在製造業方面,中日企業可以發揮各自優勢,將日本企業建立的全球性信任與中國企業的快速市場響應能力相結合,會共同開拓新市場;在醫療領域,廣州可以借鑑日本在老齡化方面長期摸索過的經驗,嘗試在銀髮經濟方面的業務拓展。希望將第十一次的圓桌交流會作爲新起點,通過企業與政府部門的直接的溝通交流,進一步構建更緊密的合作關係。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所長岡田英治和廣州日本商工會會長阪內和隆均表示,儘管現在國際經貿大環境不佳,但去年和今年有越來越多的日本餐飲和零售企業進駐廣州,希望爲廣州強大的消費市場注入更多活力,讓更多人瞭解到廣州魅力。

廣州市投資發展委員會辦公室專職副主任邵靜波介紹,國務院正式批覆《廣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賦予廣州“6+4”城市性質和核心功能,堅持“產業第一、製造業立市”,提出加快構建“12218”現代產業體系。廣州將聚焦“數、碳、醫”,牢牢把握數字經濟、“雙碳”經濟和醫療經濟三大主賽道,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增長引擎。廣州不但擁有廣闊的產業空間、豐沛的產業機會和充裕的產業資金,更將在完善產業政策上下功夫。

國家新型儲能領域唯一的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國家新型儲能創新中心已落地廣州,將有力推動我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兩個月前,國務院批覆廣州花都經濟技術開發區升格爲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至此,廣州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增加到4個,產業平臺優勢更加凸顯。

與會的30多家日資企業代表圍繞稅收優惠、安全保障、物流設備更新升級、日系企業銷售等相關產業政策等方面提出了意見建議,廣州各市直單位、區有關部門負責人現場做了詳細解答,並介紹了廣州出臺的最新支持政策,切實有效爲企業解惑,助力日資企業在穗穩定發展。

南沙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南沙區副區長邢樺在推介中指出,南沙與日本因車結緣,淵源深厚。日本是南沙第二大外資來源地,目前已集聚廣汽豐田、電裝、東曹化工等62家日資企業在南沙投資興業。

截至2024年11月,日本累計投資南沙資金15.21億美元,2024年1~11月,南沙對日本進出口額已超132億元。從國務院賦予南沙打造“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臺的目標定位以來,南沙堅持產業第一、製造業立區,佈局建設汽車、高端裝備、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等產業集羣,構建起“2+5+2”現代化產業體系。目前已有5家估值10億美元以上的獨角獸企業、7家估值5億美元的獵豹企業,獵豹企業數量與日本東京相當。在南沙可享有稅收、產業促進、金融投資、人才落戶、人員出入境便利化等多項優惠政策。期待到南沙投資興業,共享大灣區發展機遇。

在參觀考察環節,與會嘉賓們前往南沙區實地參觀,深入瞭解了南沙發展歷程、戰略定位及開發建設情況。同時,向嘉賓們展示了華南地區重要的汽車進出口樞紐的活力,高效的物流運作和先進的碼頭設施,爲粵港澳大灣區的汽車產業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物流支持。嘉賓們對南沙的發展給予高度評價,表示南沙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未來有更多合作契機。

會後記者對貴島總領事和日企代表進行了採訪,企業認爲這麼多日資企業在廣州的發展壯大離不開廣州優秀的營商環境,因此日企還將繼續加大與中國企業的合作力度,也希望能出臺更多有“廣州特色”的支持政策,讓中日企業獲得更多的合作交流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