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開放藥局買緊急避孕藥 藥界促臺灣跟進
日本近期開放在藥局購買緊急避孕藥,不限年齡,但須在藥師面前把藥吞下。(本報資料照)
日本近期開放在藥局購買緊急避孕藥,不限年齡,但須在藥師面前把藥吞下。藥界指出,日本、臺灣國情相似,臺灣的藥師不比日本差,呼籲政府跟上國際腳步,先從偏鄉及需求高的都會地區開始試辦。食藥署迴應,將密切追蹤日本的進展與成效,持續規劃推動符合我國國情的試辦計劃。
藥師公會全聯會常務監事李懿軒表示,日本的國情與臺灣相似,開放前已嚴謹地做了試辦。在其他鄰近國家,保守的馬來西亞已將事後避孕藥轉爲非處方用藥,臺灣也應該跟上腳步。
對於日本要求在藥師面前當場吃掉,李懿軒說,這是怕民衆轉送、轉賣其他人。由於日本的試辦成效不錯,若在臺灣試辦也可行,畢竟臺灣的藥師不會比日本差,像是醫療資源不發達的偏鄉、需求高的都會地區,都可以是試辦地點。
爲避免用藥疑慮,李懿軒建議必須要有配套,提供藥師相關的教育訓練,並設計問卷,瞭解民衆有沒有身體不適,或已懷孕的可能,做到把關,也兼顧方便性。
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建霈則表示,日本之所以要求當場吃下,表示這類藥品需要管制,不能流出去。更值得擔心的事前端的把關,臺灣目前約有一半以上的事後避孕藥沒有經過醫師,在藥局違法售出,常常出事,每100人就有1人子宮外孕,恐面臨輸卵管切除,甚至會死亡。
黃建霈說,雖然子宮外孕的比率不多,但不是永遠碰不到,安全比方便更重要。臺灣和日本的不同在於就醫相當方便,能有人幫忙把關。舉例而言,假如前天有性行爲,昨天陰道出血,出血是月經來就不必吃藥,但若是排卵期出血,則需要吃,這都需要專業的判斷。
除了避孕,性病的防範也很重要。黃建霈表示,一些青少年以爲吃藥就沒事,卻暴露在感染的風險中,導致子宮發炎、輸卵管發炎,長期下來,想要生小孩就生不出。若臺灣真的要推動事後避孕藥轉類,衛教必須做得很好。
食藥署藥品組組長林意築說,今年3~4月期間已邀請不同領域利害關係團體參與討論。食藥署對日本的計劃保持高度關注,會密切追蹤其進展與成效,也會持續規劃推動符合我國國情的試辦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