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特朗普政策致使美國經濟“烏雲密佈”

參考消息網3月27日報道 日本《讀賣新聞》3月24日發表一篇題爲《特朗普政策致使美國經濟烏雲密佈》的文章,作者爲小林泰裕,內容編譯如下:

人們擔憂美國經濟會陷入衰退的情緒日益加劇。背景因素在於,美國總統特朗普實行高關稅政策,推進大規模裁減政府職員的計劃。將特朗普的名字與經濟衰退相結合,新詞“特朗普衰退”應運而生。市場對“特朗普衰退”嚴陣以待。

最近,特朗普政府的高官四處奔走,努力駁斥市場上廣泛流傳的經濟衰退論調。

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參與制定和調整經濟政策。該委員會主任凱文·哈西特10日在接受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採訪時表示,這只是“暫時下滑”。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16日在全國廣播公司電視節目中表示:“股價調整是正常情況。我不認爲市場從長期看會不穩定。”在19日的福克斯新聞節目中,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對特斯拉公司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讚不絕口,並直截了當地說:“買特斯拉(股票)吧!”

美國政府高官接連發表此類言論的背景因素在於,美國總統選舉後“特朗普交易”帶動的市場氛圍已發生鉅變。

其中一個導火索是美國亞特蘭大聯邦儲備銀行公佈的GDPNow模型數據,即2025年一季度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預測值。

2月3日的預測值顯示爲“正增長3.9%”,但之後根據政府發佈的經濟統計數據進行調整後,2月28日預測值驟降至“負增長1.5%”。這一消息在市場人士中引發軒然大波。路透社報道稱,亞特蘭大聯邦儲備銀行敲響了“特朗普衰退”的警鐘。最新的數據顯示,3月18日,GDPNow預測值仍處在“負增長1.8%”的水平。

股價也一蹶不振。截至18日,從美國主要股指來看,與特朗普就任總統前夕的1月17日相比,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下跌約4%;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約11%;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約6%。這與香港恆生指數和德國股票指數的上漲形成鮮明對比。

市場擔憂的不僅僅是經濟預測值和股價。

特朗普2月13日宣佈徵收對等關稅,要與貿易伙伴國彼此徵收同等水平的關稅。此外,他3月4日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商品徵收25%的關稅,3月12日對進口鋼鐵和鋁徵收25%的關稅。

此前,市場上普遍認爲,關稅政策只是一種談判手段,付諸實施的可能性較低,但這一期待已落空。關稅交鋒導致對立加劇,也讓投資者信心受挫。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人員2024年發表論文指出,特朗普在上個總統任期內的2018至2019年實行高關稅政策,但沒有起到增加美國就業的效果。其他國家徵收報復性關稅,導致美國農業等領域的就業機會減少。特朗普此次加徵關稅也可能適得其反。

美國金屬價格也開始上漲。特朗普上任後,銷往美國中西部的鋁的溢價率進一步升高。美國國內鋼鐵價格上漲30%。銅和黃金價格也呈上升趨勢。原材料採購成本增加,最終可能導致產品零售價上漲。

美國密歇根大學14日發佈的數據顯示,一年期通脹率預期爲4.9%,相比2024年12月的預期(2.8%)大幅上升。此外,五年期通脹率預期達3.9%,升至32年來的高點。

馬斯克領導政府效率部推進裁減政府職員計劃,導致經濟景氣指數進一步惡化。

美國查林傑-格雷-克里斯馬斯職業介紹所的數據顯示,美國企業和政府機構2月公佈的裁員人數約達17萬人,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一倍。主要原因在於政府職員被大量裁減。

目前還無法斷定美國必然陷入經濟衰退。

一般而言,當一國GDP連續兩個季度出現負增長時,通常會被視爲進入經濟衰退階段。然而,英國凱投國際宏觀經濟諮詢公司預測,2025年一季度美國GDP出現負增長的可能性較大,原因在於有關企業爲規避關稅而提前增加進口,而到了2025年二季度影響將有所減弱,GDP或將恢復正增長。

如果特朗普今後提出放松管制,或者推進減稅政策,則市場樂觀情緒也可能增強。

另一方面,特朗普實行強硬政策,已招致其他國家反感。比如,加拿大民衆已開始減少購買美國產品,並取消赴美旅行計劃。

美國前財政部長拉里·薩默斯11日在接受彭博新聞社採訪時指出:“美國在今年內陷入經濟衰退的概率是50%。”如果特朗普繼續一意孤行,美國經濟衰退風險或將進一步上升。影響很可能波及日本乃至世界經濟。(編譯/馬曉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