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幕後:科技新貴的“破圈”對話

人形機器人的熱度,讓那些幕後的企業創始人不自覺地被推向臺前。這些科技新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在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期間,我們專訪了三位來自一線的當局者,一邊是行業之內,圍繞產業拐點、商業化邏輯、量產時間表等,試圖去給無數好奇的旁觀者解惑;一邊是行業之外,圍繞科技、流量、創業,想看看科技與大衆第一次如此“親密互動”到底意味着什麼,會改變什麼,又會創造什麼。

路徑都對,選擇不同

“這個會議的規格好高啊”,首次參加中關村論壇年會的北京加速進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加速進化”)創始人兼董事長程昊,在北京商報記者專訪現場感慨道。

創立加速進化不是程昊的第一次創業,之前他的身份是朝夕日曆創始人,產品被字節跳動收購後,擔任過飛書產品副總裁。這一經歷並不意味着程昊是人形機器人的門外漢,早在少年時,他就堅信未來離不開機器人,清華招生時程昊諮詢的是機器人,入校後研究的還是機器人。

從2024年踢足球到2025年跳舞,加速進化的發展邏輯是硬件、控制、應用螺旋式迭代,跳舞就是最新一輪迭代擴展出的應用場景。程昊表示,“踢足球是一個非常好的面向開發者的場景,一是因爲它需要具備感知、決策、運動控制能力,是具身智能級別的任務。二是踢足球會發生對抗,機器人還要有策略,這對現階段人形機器人的迭代非常有幫助”。

但是應用發展到一定程度,產品就需要升級了。程昊舉例到,比如現在大家結合一些新的硬件和運動能力在探索新的應用場景,跳舞就是新的場景之一。“這是一個螺旋上升的演進過程。”

有的機器人跳舞、有的會功夫,在程昊看來是因爲“公司研發策略不一樣,有的研發重點服務於市場,做好市場會有高估值,能融到更多錢;還有一類公司研發服務於銷售,比如加速進化,因爲我們知道自己的用戶羣和貢獻視頻流量的用戶不是一撥人。這兩條路徑都對,只是階段性選擇不同罷了。技術強團隊大的情況下,兩者能兼顧”。

中關村論壇年會現場的加速進化T1,也兩者兼顧,不僅是開幕式舞蹈演員,還是常設展足球賽運動員。

從面世時間算,這款人形機器人不到一歲,加速進化的歷史則不滿兩年,據程昊透露,公司已經全球交付人形機器人產品,“是不是量產元年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交付出去客戶能用並且創造價值”。

產業大爆發,行業大融合

入行九年,2025年是樂聚通研(北京)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樂聚機器人”)創始人冷曉琨最忙的一年。

今年被稱爲“人形機器人量產元年”,樂聚機器人今年預計交付1000—2000臺。如果今年能到2000臺左右,明年萬臺左右的難度就不會很大了。一旦人形機器人產量到萬臺,基本就可以對標新能源汽車的2013年,到那時大家的路線就會很清楚,因爲人形機器人和新能源汽車都屬於大製造業。

從早期只有個位數的同行,到現在幾百家共舞,樂聚機器人的策略沒有變過:讓產品在場景裡升級。

冷曉琨表示,“當前的工業場景只是過渡,人形機器人一定是在家庭場景下爆發”。對於行業,他認爲當前最重要的是降本、批量化、國產化,這些問題牽一髮動全身,要相互促進,一起推進。

2025年以來人形機器人紅遍全國,作爲早期入局的企業之一,冷曉琨的感受最爲直接。“2022年底2023年初有關部門舉行座談會,國內做人形機器人的企業只有三四家,後來工信部揭榜掛帥,現在已經有兩三百家企業了。2025年我們已經不需要再跟客戶講解什麼是人形機器人,客戶會直接提訴求。國家明確的支持,讓產業鏈保持開放態度,大家都知道人形機器人一定會爆發,一定會產業化。”

討論人形機器人就免不了談到大腦、小腦、本體的概念。其中,大腦管控制,小腦管運動,本體可以理解爲硬件能力,冷曉琨指出,未來行業最大的挑戰不是具身模型的技術何時收斂,而是大腦、小腦怎麼融合。

“誰都想做行業的執牛耳者,但現在還屬於早期階段。一家企業把人形機器人的大腦、小腦、本體全部做下來很難,真正產業大爆發的時候,一定是行業大融合的時候”,他不止一次對北京商報記者說。

高流量帶來行業寬容度

人形機器人的熱鬧纔剛開始,但北京中科慧靈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靈寶CASBOT”)創始人兼董事長張正濤跟機器人的緣分卻始於後者還沒“火”的時候。

2015年萌生將機器人產業化的想法,2016年從光學智能檢測切入工業場景,2023年8月成立靈寶CASBOT,張正濤跟機器人的緣分源自一個乒乓球機器人項目。2011年科技部啓動乒乓球機器人項目,他與所在的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團隊第一批參與,他們花了三年教機器人打乒乓球,機器人最後至少能和人對打200多個回合。

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期間,北京商報記者與張正濤聊起這段經歷,以及這段經歷對靈寶CASBOT發展路徑的影響。

“靈寶CASBOT就是一個技術籃子,把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所有大的成果放到裡面”,張正濤這麼比喻,正因爲這樣,成立不到兩年的靈寶CASBOT已有多款人形機器人,並且進入產品交付階段。

靈寶CASBOT SE是早期產品,可實現的能力應有盡有,靈寶CASBOT 01(暱稱“星期三”)可能是目前最高的人形機器人,屬於大力士類型,可基於不同的需求二次開發。

“我們有比較清晰的商業化路徑,先工業再家庭,先在半結構化環境裡,再去泛化的環境”,這是張正濤的計劃。客戶越來越開放的心態讓靈寶CASBOT有了更多解決方案,如果當下做不到完全依賴自主決策,可以利用傳統方式補齊成功率。這是人形機器人的高流量帶來的寬容度,但他認爲,將熱度轉化爲對核心技術的耐心投入更重要。

目前人形機器人還處於相對早期的階段,受到的高關注對行業來講是一把雙刃劍。

多項政策的出臺,給行業提供了明確的研發導向和場景落地支持。公衆的關注可以提升社會對人形機器人的認知度和接受度,促進市場需求的增長,媒體和學術界的廣泛關注也有助於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加入這個行業,形成良性循環。但張正濤指出,人形機器人行業需警惕泡沫化風險。“社會各界過高的期望值可能導致短期內無法滿足市場需求,或者引發過度炒作等問題。只有將熱度轉化爲對核心技術的耐心投入,才能避免重蹈其他行業‘概念炒作-泡沫破裂’的覆轍,推動人形機器人從‘實驗室明星’邁向‘產業支柱’。”

北京商報記者 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