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手不足 北市交通工程延宕

針對國民黨臺北市議員王欣儀質疑交通設施延宕一事,北市交通局長謝銘鴻(右)23日表示,交工處日前的確面臨人手不足的狀況導致發包延宕,目前已逐步在改善。(丁上程攝)

爲撕去行人地獄標籤,北市府積極改善鄰里交通。不過國民黨臺北市議員王欣儀質疑,多位里長向她反映,地方交通工程進度嚴重落後,卻動輒以「尚未決標」爲由無法執行,完工遙遙無期。交通局長謝銘鴻坦言,交工處日前的確面臨人手不足的狀況導致工程延宕,已逐步在改善。

王欣儀23日質詢時指出,多位里長反映交通設施工程進度嚴重落後,動輒以「尚未決標」爲由無法執行,完工遙遙無期。她調閱2020年以來的標案資料,發現市府交通工程管理效率嚴重滑落,分工制度混亂更是讓基層疲於奔命。

她表示,交工處負責的標線、標誌、人行道、號誌等例行性工程,過去多能在第一季決標,但蔣市府上任後,決標時程逐年延後,集中到5月甚至更晚才執行。

王欣儀進一步質疑,原本屬於交工處業務的「紅黃線調整」,從2025年起轉由停管處辦理,表面上是「提升效率」,實際卻問題連連。像車格塗銷與紅線繪製由不同單位負責,導致作業脫節、違停嚴重;補繪與新繪需兩單位協調派工。

至於「單點」畫紅黃線是停管處負責,但畫「整段」卻還是找交工處,定義模糊又拖時。王欣儀質疑,就連家長接送區也要「一單位規畫、另一單位施作」徒增行政成本。

王欣儀直言,就連「畫線」都要兩個單位處理、公文來回、兩邊追蹤,原本半個月內就能完成的事情,現在卻要花上整整1個月,究竟是提升效率還是徒增困擾?她呼籲應儘速整合交工與停管處業務分工,設置「單一窗口」、制定處理時限SOP,避免多頭馬車、效率低落。

交工處長張建華表示,處內人力在去年確實有些青黃不接,但今年起有陸續補上人力缺額,且大部分的交通設施工程都已經決標,尚未完成的也會先行「備標」把流程簡化,後續也會加強教育訓練,讓新進同仁能早些上手。

謝銘鴻也替交工處緩頰,強調新進同仁不熟悉程序時,交工處的主管都親自手把手教學。至於紅黃線施工分責,則是因爲多數紅黃線都與「停車管制」相關,因此分工給停管處,交工處的人力就可以省下來,會盡快度過交接磨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