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只有上班下班嗎?外公的「天堂巴士」帶你看見更多可能
圖爲巴士示意圖。圖/ingimage
我悠閒地坐着,看着外公駕駛巴士穿梭於擁擠的車流中。二十分鐘後,四周的巴士慢慢停了下來,一片煞車燈海蜿蜒至天際。巴士以極其緩慢的速度前進,然後轉入匝道離開公路,穿行於車陣之中,再攀上一座陡峭山坡,抵達山頂時,圓環便映入了眼簾。各方道路皆彙集於此。外公的巴士徐徐前進,最後融入更多車道的川流之中。
「怎麼會有這麼多人來這裡?」
「因爲他們做不了決定,致使生活在原地打轉。許多來到這裡的人再也沒離開過。他們在這裡找到一種奇怪的慰藉。」
「他們怎麼會想待在圓環?應該有機會離開纔對啊。」
「確實有,但要離開很難,因爲他們必須真心想離開才行。他們以爲只要自己還在前進,就是一種積極的表現。但事實上他們只是在原地徘徊,哪裡都去不了。除非他們選定一個目的地,哪怕是一個錯誤的決定,不然就無法離開這裡。」
「那他們爲什麼要來這裡?」
「因爲各種各樣的原因。他們感到無力、迷惘、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走。其中一些不幸的人可能終其一生都留在這裡,而另一些人則會抵達一個轉折點,一個認識自我的瞬間,領悟到自己走的這條路哪兒也到不了,明白了人生不該只是虛度光陰,於是開始着手規畫。一旦有了計劃,就已經是在離開圓環,邁向更光明的未來。」
「我想我絕不會有滯留圓環的一天。」
「傑克,不要這麼篤定。即使是我們當中最堅毅的人,也可能會來到這裡。只要幾件不順心的事,就足以令人難以招架。在壓力下很難做出理智的決定。於是他們聽天由命,寧願待在舒適的圓環。對他們來說,這似乎是個簡單的選擇,但實則不然。這地方有着令人沉淪的力量。他們得到支持,無需獨立思考。這種生活方式給他們一種虛假的安全感,一旦被吸引進來,就會被磨滅雄心壯志和做決定的能力,變得更加脆弱,失去離開的慾望。他們知道這裡不是最理想的地方,但他們習慣了,學會了如何在這裡生活。一旦失去做決定的能力,停滯不前,漫無目的反而成了更容易的選擇。」
「外公,這對任何人來說都不是好的人生。」
「確實。這就是爲什麼我說你必須不斷前進,選擇一個方向,即使是錯的也好。只需要一個積極的決定,就能讓任何人離開圓環,重返探索之路。一旦重新啓程,就能找到新的方向。」
「我明白了。我們去圓環那裡看看究竟是什麼樣子吧!」
「傑克,不行。你爲什麼想去?我們需要避開那個地方。我會在下一個出口離開。」
「別這樣,外公,你不是說這是全世界最大的圓環嗎?至少繞一圈吧,不去太可惜了。」
外公眉間浮現皺紋。「傑克,這地方的能量很強,具有催眠效果,會試圖把我們吸進去。這裡看起來像是解決生活問題的簡易答案。」
我皺起眉頭。「這個圓環究竟有多大?」
「上次聽說它有數百條車道那麼寬,綿延數公里,而且還在不斷擴大。」
「哇,真的很大。你說過這個圓環無法控制那些有決斷力的人,我們就是那種人。」
「我知道我們是,但如果那些困在圓環的人想說服我們留下來呢?」
「他們爲什麼要這麼做?」
「因爲他們想說服所有人留下來!」外公搖搖頭。「他們想讓你失去對生活的意志和熱情,拉着你一同坐下,討論這個世界的種種不公。如果能說服他人這樣的生活方式是最好的,他們就會感到慰藉。他們勸說那些可憐人不要把生命浪費在朝九晚五的工作上。他們就像漩渦,把其他人也捲入那虛度的生活中。」
「爲什麼他們不做出更明智的選擇,離開圓環呢?他們又不是非得聽那些負面的話或留在這裡啊。」
「這正是我想說的。」外公閉上眼睛片刻,揉了揉鼻樑。「他們本可以離開,但他們做不到。他們活在被救贖的希冀中,但單憑希望遠遠不夠,也永遠無法帶領他們離開圓環。不幸的是,他們許多人之所以在這裡,不是因爲他們想在這裡,而是因爲時運不濟,或不知如何規畫人生。只有行動計劃才能引領他們走向更好的未來。可惜沒有人教導他們如何擬定計劃。」
外公將巴士緩緩駛入圓環。圓環裡擠滿了巴士,一輛緊挨着一輛。我們駛入車陣中,跟在一輛鏽跡斑斑的老舊巴士後面。另一輛巴士緊貼着我們,幾乎快擦撞了。
「外公,小心,他要撞上我們了。」
「我看到了,他很不會操縱方向盤。」
外公急轉方向,駛入更靠近圓環中心的車道。四周都是巴士,其中許多輛破舊不堪。
「這景象看了真令人難過,」外公嘆道:「這些司機看來已經放棄自我,只在乎吃飯和睡覺,失去了抱負,也沒有人生目標。」
一輛巴士與我們並肩而行,車上的司機靠在窗上。
「外公,你看,他睡着了,可是巴士還在前進。」
「他們很多人都這樣,在催眠狀態中過着夢遊般的日子。」
「按喇叭叫醒他吧,要是不這麼做,他會撞上我們的。」
「也許吧,不過就算他不撞我們,我猜也會有別人撞上來。他們需要覺醒,但一聲喇叭是叫不醒他們的。」
「那什麼才叫得醒他們?」
「他們需要援手。家人、朋友、諮商師坐在旁邊引導他們。一個能激勵他們或詢問他們要去哪裡的人,一個能幫他們離開這個圓環的人。」
每行駛數百碼,我們的巴士便駛入另一條更靠近圓環中心的車道。看着眼前這近乎靜止的景象,我感到睡意漸濃。
「我喜歡這裡。」我坦承道:「一切節奏緩慢,我們是車流中的一輛巴士,感覺格外舒適。我們就留在這裡,再繞一圈吧。」
「你快被吸進去了。出口匝道就在幾百碼外,下定決心離開吧。要是不這麼做,你可能會被困在這裡。」
「外公,拜託,再繞一圈就好。」
《全宇宙最好的座位》。圖/方智出版提供
外公妥協了,跟着其他巴士更靠近圓環中心。「傑克,我感覺快控制不住了。」
我明白外公的意思。我只想閉上眼睛,放任自己隨波逐流。大多數巴士都無人駕駛,許多司機坐在巴士後面,對巴士開往哪個方向毫不關心。有些人甚至連頭都不擡,雙眼直盯着電視或平板,觀看任何能讓他們逃避現實、不去注意前方道路的事物。
「外公,這些巴士無人駕駛。他們都沉迷於網路或追劇。」
「我早就預料到這種情況。他們被吸入虛無之地。許多人讓自己分心,做什麼都無所謂,就是不願面對現實。對他們來說,忘記自己、伴侶或孩子,這樣的日子比較輕鬆。他們寧願逃避現實,也不願意和家人朋友談話聊天,或一起從事活動。」
☛此爲民俗說法,不代表本新聞網立場,切勿過度迷信。
(本文摘錄自《全宇宙最好的座位》,方智出版,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