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藝起評:劇集市場熱鬧非凡,現實主義成爲主要抓手

本文轉自:人民網-觀點頻道

謝 陽

2025年上半年的劇集市場熱鬧非凡,截至6月30日上星頻道播出劇集750部,共計12萬集;在黃金時段播出劇集229部,其中首播劇55部;收視率均高於去年同期。各種精彩類型的劇集輪番上陣,各種題材讓人看得目不暇接。

在探索上半年的劇集趨勢時,無論以《六姊妹》《北上》《淬火年代》爲代表的現實題材、以《絕密較量》《刑警的日子》《以法之名》《棋士》爲代表的涉案懸疑題材、以《蠻好的人生》《180天重啓計劃》爲代表的都市情感題材,還是以《藏海傳》《國色芳華》《大奉打更人》爲代表的古裝傳奇題材等皆是例證。從中不難發現,中國影視劇的類型化和商業化經過各種嫁接和融合,使得它們不僅在藝術上獲得了認可,在收視率上也取得了巨大成功。

當下,影視劇創作加入各種觀衆喜聞樂見的故事元素之後,作爲一種與時代語境和社會背景聯繫最爲緊密的藝術類型,現實主義手法再次成爲中國影視劇的主導創作方法。從熱血的武俠江湖,到盛唐牡丹文化;從鋼鐵廠工人的奮鬥史,到懸疑與鄉土現實主義;從追兇的硬核刑偵,到智鬥犯罪集團的高能博弈,“現實主義”的概念與審美範疇也隨着時代的發展不斷地豐富與變遷。

與之同時,面對紛繁複雜的媒介傳播,爲實現觀衆破圈擴展,劇集的敘事模式、形式呈現、意蘊表達直接發生改變,打破了現實生活、現實題材的出場語境。如《沙塵暴》所表現的是現實題材,但也運用了浪漫主義的表現手法,把懸疑與鄉土現實主義結合。《長安的荔枝》則以唐朝爲背景,講述長安小吏李善德跨越千里,在極限時間和匱乏條件下完成運送荔枝的高難度差事,實際上他的命運軌跡與當代都市打工人的生活境遇形成了情感共振,體現了堅守初心的凡人勵志傳奇經歷。以上重新架構敘事表達以適應當下觀衆的需求,在2025上半年劇集創作中尤顯突出。

當下在觀衆對現實主義的接受逐漸發生轉向的新時代,在新的現實題材審美範式中,影視劇集的這種兼容能力或許能夠讓它擁有一個更大的舞臺空間。通過尋求恰當的敘事策略與內容題材,使劇集創作能夠獲得更多年齡層的受衆,將具有代表性的社會問題、社會現狀以影視化的形式呈現給更多的觀衆,影視劇在觀照現實的同時,也拉近了創作與觀衆的距離。(作者系北京電影學院教學實踐中心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