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市場熱鬧非凡 暑期消費乘“熱”而上
人民網記者 王紹紹
避暑納涼、夜間遊覽、火熱賽事、絕美演藝……今年夏天,各地加大文旅消費供給,不斷創新消費場景,推動文旅消費持續增長。
“當前,不同羣體的消費需求不同,催生出差異化、多樣性的旅遊方式,文旅市場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狀態。”海南大學國際旅遊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胡濤表示,旅遊能帶動多種行業發展,對經濟發展的貢獻比例較大,多元的“文旅+”業態吸引了衆多遊客,激發了文旅消費潛力和市場活力。
夜幕降臨,濃濃煙火氣充滿大街小巷,全國各地夜經濟“熱辣滾燙”。入夏以來,各地不斷推出特色夜遊主題活動,既增強了對遊客的吸引力,又延長了遊玩時間,帶動周邊相關行業發展。
暮色初上,河南鄭州中牟電影小鎮熱鬧非凡,遊客在夜間狂歡主題活動中化身電影角色,在鐵花飛濺與潑水狂歡中享受視覺與清涼雙重震撼。近期,在主題活動帶動下,小鎮日均客流超萬人,營業收入同比增長達30%。
在湖北武漢江夏區市民休閒活動中心,直徑近20米的扇形水幕在湖面徐徐展開。江夏古瓷窯、譚派京劇等藉助水幕呈現出如夢如幻的光影效果,吸引了衆多遊人,周邊夜市生意興旺,部分夜宵攤位夜間收入可達2000多元。
這個夏天,全國多地高溫屢破紀錄,避暑清涼遊需求大增,很多地區在文旅項目中增添納涼新方式。在浙江淳安天嶼景區,300多米直通山頂的自動扶梯水霧縈繞,滑道流水潺潺,遊客可以清涼登山、酷爽下山;在安徽淮南“冰簾洞天”景區,溶洞內冰凌懸掛,遊客“一秒入冬”,可以暢玩冰上漂流、冰上保齡球等冰雪項目……
近年來,旅遊業規模持續擴大、質量不斷提升、綜合效益日益增強。胡濤表示,多種旅遊新業態的出現催生了多元的就業方式,能滿足不同羣體的就業創業需求,同時可以優化鄉村等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拓寬人民致富渠道。
此前印發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出,要擴大文體旅遊消費,支持各地增加優質運動項目和特色體育賽事供給。
近期,多地舉辦體育賽事,吸引了萬千遊客,“跟着賽事去旅遊”成了文旅消費新趨勢。
在江西,“贛超”火熱開賽,“白天旅遊,晚上看球”成爲衆多遊客新選擇,當地針對球迷推出多種優惠政策,前五輪賽事累計吸引現場觀衆38.57萬人,帶動周邊景區消費持續增長;在哈爾濱,近千名跑者手持熒光棒在夜間奔跑,匯成一條“星光長河”,夜跑吸引來衆多遊客,拉動形成“夜跑—遊園—餐飲”的鏈條,據瞭解,今年哈爾濱共舉辦6場熒光夜跑活動,每場平均吸引上千人參加,促進了周邊景區、餐飲、住宿等消費增長……
隨着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大衆消費需求隨之升級,科技與文旅行業的深度融合,打造了一批批充滿個性和趣味的文旅消費新場景,遊客可以沉浸式體驗各種有趣的活動。
在廣州,《廣府夢華錄》VR大空間項目利用VR技術和虛幻引擎,復原坡山渡口、唐宋蕃坊等歷史場景,遊客佩戴設備後,可深度體驗海上絲綢之路的商貿盛況;在寧波,大型《女媧補天》項目運用混合現實、軌道跟蹤、立體光學影像等技術,帶領遊客穿越到遠古時代,追隨女媧的身影,感受上古時期的波瀾壯闊,開啓採石補天的奇幻之旅……
“當前,文旅行業存在各個季節的發展不夠平衡、各地深度體驗程度參差不齊等問題。”在胡濤看來,讓文旅行業實現“長紅”發展,需拓展銀髮旅遊、企業團建旅遊等多種途徑,讓“淡季不淡、旺季更旺”;分析不同羣體旅遊偏好,進行趨勢預測,提供多樣化、精準化的旅遊服務;運用新技術,強化遊客深度體驗感,加強文、體、旅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遊場景。(實習生郭亦瑾對本文亦有貢獻)
往期鏈接:
新“夜”態解鎖文旅新玩法
“體育+”助力文旅消費“玩”出新花樣
熱力十足 暑期文旅消費帶動關聯產業發展
避暑遊讓這個夏天更清涼
文旅多場景消費加速釋放內需潛力
“科技+”助力文旅消費場景煥新升級
文旅市場玩法多 夏日消費活力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