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評:共建網絡文明,共享文明網絡

孟 哲

在網絡文明的浩瀚星空中,每一個積極參與者都是追光的行者。當衆多微光匯聚,便能照亮網絡空間的每個角落。“追光者,自有光”。5月16日,“點亮網絡文明之光”2025年網上主題宣傳活動在遼寧大連啓動。同時,大連、青島、寧波、廈門和深圳五個城市攜手,共建網絡傳播矩陣,爲網絡文明建設注入新動能。

網絡文明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網絡強國建設的重要領域,是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文明辦網、文明用網、文明上網,是億萬網民的共同追求。新時代以來,我們積極開展網絡文明建設工作,弘揚新風正氣,深化網絡生態治理,推動網絡空間正能量更加充沛,全社會共建共享網上美好精神家園的氛圍更加濃厚。時至今日,網絡生態天朗氣清,網絡文化不斷繁榮,網絡文明漸成風尚。

回望2024年,網絡空間涌現出無數溫暖人心的時刻。梅大高速塌方後,不顧個人安危,決然下跪攔停後方車輛的饒先生,築起一道生命安全的希望防線;呼和浩特一家三口,共用一個警號“012642”,書寫跨越時光的忠誠與擔當。這一年,“國潮熱”席捲網絡,從國博鳳冠冰箱貼銷量破百萬件,到漢服走秀美出“圈”,年輕人用自己的方式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網絡上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點燃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網絡是我們共同的空間,文明是最美的花朵。五市聯動開展此次活動,是破局的積極探索。這五座計劃單列市在網絡傳播領域各具特色和優勢,將充分發揮網絡媒體、自媒體、網絡名人等傳播優勢,帶動更多人投身網絡文明建設,爲網絡正能量的傳播匯聚力量,爲活動注入強大動力。

要知道,網絡文明建設從來不是少數人的事,而是全體網民共同的事業。敦煌研究院利用數字技術讓千年壁畫在短視頻平臺“活”起來;“連警小哥”單禹齊借新媒體創普法佳作,以鮮活形式傳遞法律知識;普通網友自發組建闢謠小組,守護網絡真相……無數生動實踐證明,當每個個體都主動肩負起責任,網絡文明將形成一股強大的合力,推動社會文明邁向新的高度。

每一位網民都是網絡文明的“第一責任人”。隨手轉發的一則溫暖故事,理性發聲駁斥的一條不實消息,主動舉報的一處不良內容,看似微不足道,實則都是在爲網絡文明添磚加瓦。網絡平臺則要當好“把關人”,以更完善審覈機制,優化推薦算法,爲優質內容保駕護航,擠壓不良信息生存空間。

微光成炬,向光而行。期待在“點亮網絡文明之光”活動的引領下,越來越多的人化身追光者,以自身行動散發文明之光,共同驅散網絡空間的陰霾,讓網絡成爲凝聚共識、傳遞溫暖、弘揚正氣的精神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