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評論員:煥發風雨無阻、奮勇前行的精氣神

勞動的榮光分外耀眼,奮鬥的強音振奮人心。在“五一”國際勞動節到來之際,黨中央、國務院隆重召開大會,表彰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大會併爲代表頒發榮譽證書,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羣衆的親切關懷,激勵億萬人民在新徵程上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用辛勤勞動和不懈奮鬥創造新的偉業。

回望波瀾壯闊的共和國建設史,從“人工天河”紅旗渠書寫林縣人不認命、不服輸、敢於戰天鬥地的英雄氣概,到亙古荒原上的大慶油田見證鐵人王進喜“寧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邁誓言,再到新時代數百萬扶貧幹部在脫貧攻堅一線傾力奉獻、苦幹實幹……正是在黨的堅強領導下,我國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羣衆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歷史主動精神,靠着堅韌不拔的意志和改天換地的膽魄,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蹟。

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體現,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昂揚奮進的強大精神動力。這次受到表彰的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中,紮根科研一線20年的技術專家青格勒吉日格樂,爲我國鋼鐵行業技術進步和綠色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勇奪全國煤炭行業職業技能競賽瓦斯檢查工特等獎的煤礦工人陳晨光,生動詮釋“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專一行”的不懈追求;堅守匠心、破解專業技術領域核心難題的數控車工文照輝,以精湛技藝擦亮中國製造的名片……他們以自身的模範行動和崇高品格,生動詮釋了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時代內涵,充分展現了新時代我國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羣衆的嶄新風采,不愧爲人民的楷模、國家的棟樑。

奮進新徵程,前景無比光明燦爛,但前路不會一帆風順。我們深知,沒有一個成功的果實是唾手可得的,沒有一項偉大的事業是輕輕鬆鬆實現的。從攻克“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到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產業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邁進,再到統籌國內經濟工作和國際經貿鬥爭,以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急劇變化的不確定性,都需要我們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煥發風雨無阻、奮勇前行的精氣神,拿出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幹勁,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在破解難題中開闢前路、在戰勝挑戰中創造新機。

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需要在全社會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氛圍。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完善勞動者工資決定、合理增長、支付保障機制”“加強勞動者權益保障”等改革舉措,去年10月印發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圍繞“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社會氛圍更加濃厚”目標作出重大部署。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切實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急難愁盼問題,讓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蔚然成風,激勵全體人民通過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實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時代不同,使命任務發生變化,但艱苦奮鬥、團結奮鬥、不懈奮鬥的精神永遠不會變。”從100年前“奮鬥,奮鬥,奮鬥到底”的口號,到今天“用創造擁抱新時代,以奮鬥鑄就新輝煌”的號召,奮鬥不息、創造不止始終是歷史的強音、時代的先聲。新徵程上,向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學習,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以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勇毅向前,我們必將創造嶄新業績、書寫更大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