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熱評:“公務車貼”豈能隨意買賣?

林 風

私家車變裝“公務車”,大搖大擺惹事?據媒體報道,車主林女士反映,過年前她在加油站排隊洗車時,遇到一輛車門印着“省級機關公務用車”的轎車強行配合另一輛車加塞。下車理論時,對方向林女士方向繼續開車,導致林女士滑倒摔傷,在警方到達前兩輛車逃離現場。後經涉事“公務車”所在地相關部門覈查,涉事車輛實際爲私家車,系車主網購了“公務用車車貼”擅自粘貼。在一些電商平臺上,有大量“公務車貼”出售,最低僅需5元錢。

強行配合另一輛車加塞、開車致人受傷、駕車逃離現場……每一個“走位”,都折射這輛“省級機關公務用車”的猖狂隨意、目無法紀。好在,經過一番調查,這輛“公務車”被打假爲私家車,“公務用車”車貼只是網購所得。但無論如何,對傷者林女士以及相關政府部門的形象傷害已經造成,肇事車主需要依法依規接受嚴厲處罰。最新消息是,交警已對車主進行了批評教育,並責令其恢復原狀。這個處理結果,很難令公衆滿意。

衆所周知,公務用車姓“公”,其代表着黨政機關等相關部門按規定配備的車輛,並接受社會公衆的日常監督。“公務用車”的車貼,其適用車輛、範圍、標識樣式、製作和發放等等,均有嚴格的流程限制,不能隨意張貼,更嚴禁私自印製或者“定製”。然而遺憾的是,從涉事車輛和網絡電商平臺的銷售來看,“公務車貼”的買賣十分隨意——不僅可以隨意買賣,還可定製監督電話。如果任由“公務車貼”買賣交易,既會消解“公務用車”的嚴肅性,也在無形中放任着顯擺、招搖撞騙等各類亂象產生,敗壞相關部門“公務用車”的管理形象。

需要指出,不論是出於新奇好玩,還是跟風炫耀,買賣所謂“公務用車車貼”本身就涉嫌違法,電商平臺銷售“公務車貼”亂象應當及時剎住。一方面,電商平臺應當持續壓實平臺主體責任,哪些商品該賣、哪些不該賣,應當建立起嚴格的審覈上架機制。對於所謂“公務車貼”這樣的特殊物品,更應該通過大數據、智能識別技術及時識別、下架、處理,而不能任由其在平臺大搖大擺售賣。另一方面,相關監管部門要繼續強化監管治理,督促電商平臺的日常經營規範,呵護好電商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

“公務車貼”隨意買賣,看起來事小,實則是關乎政府部門形象和社會誠信基石的大事。個人別爲了新鮮而去“玩火”,電商平臺也不能再在違法違規的邊緣繼續試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