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首次繞地球兩極飛行,能看到什麼?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3月31日報道稱,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載人“龍”飛船搭載4名商業宇航員從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開啓了人類首次載人繞地球兩極飛行任務。

報道稱,雖然有很多衛星的運行軌道會經過地球兩極,但人類還沒有飛過這樣的路線。“這意味着人眼很難有機會從太空觀察地球兩極。”此前只有1963年蘇聯“東方6號”飛船進行過類似飛行,但當時該飛船是以65度的傾度靠近兩極,而這次載人“龍”飛船完全垂直於赤道的90度傾角。報道稱,與常規發射相比,向地球南北極方向發射衛星或航天器並非易事。肯尼迪航天中心位於美國東海岸,非常適合直接向東發射,因爲地球的自轉可以爲該方向飛行的火箭提供自然助推。而這次發射則需要向南發射,不但需要運載火箭額外消耗大量燃料,導致火箭的有效運載能力下降,而且還面臨其他風險。例如從肯尼迪航天中心起飛的火箭向東發射後會進入大西洋,而這次向南發射後不久將經過人口稠密地區,如果出現火箭失控等險情,緊急逃逸的載人“龍”飛船可能會對地面人員和設施造成威脅。

幸運的是,美國東部時間3月31日21時46分許(北京時間4月1日9時46分許),“獵鷹9”號火箭順利點火,將載人“龍”飛船送入預定軌道,4名商業宇航員將從距地面約430公里的高度觀察探索兩極,並研究太空環境中的人體健康。CNN稱,常規載人“龍”飛船會在頂部佈置對接設備,使它能與國際空間站固定在一起。而這次發射的載人“龍”飛船經過特殊改裝,它不需要在軌對接,因此將對接裝置拆除後在飛船頂部安裝了一面巨大的窗戶,讓宇航員可以飽覽太空景色。

報道稱,這次商業太空任務面臨諸多爭議,批評者認爲它更像太空旅遊,除了首次進行載人繞地球兩極飛行任務外,沒有太多科研意義。但支持者認爲,這次太空任務還將開展22項實驗,包括首次在太空拍攝人體X射線圖像、嘗試在太空種植蘑菇等,宇航員還將使用可穿戴設備監測任務期間睡眠、激素水平、血糖等健康數據。(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