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距離下一次超級進化,還有8年

掙脫肉身。

銀灰色的電纜插入後頸,綠色數字傾瀉而下,基努裡維斯驚詫睜大雙眼。

21世紀的故事以《黑客帝國》開篇,無人料到,那是一個漫長的伏筆。

26年後,今年8月,OpenAI宣佈進軍腦機接口領域,同月,蘋果的腦機接口協議發佈,而一個多月前,馬斯克宣佈人腦互聯時代開始了。

那場劃時代的展示會上,馬斯克將腦機接口,稱爲“人類操作系統”。

芯片、元宇宙、AI大模型只是前奏,它們的交疊融合,是爲推出世紀的真正主角:腦機互聯。

那場展示會開場,馬斯克提出人類終極問題:什麼是意識?

這是一個充滿雄心的問題。腦機接口正從最初的醫療目的,進化到探索本源,而弄清本源,人類就將迎來超級進化。

馬斯克說,人類系統現在用語言溝通,換算後相當於“每秒1比特”,而當用意識聯網,交流速度將提升百萬倍:

現場視頻中,馬斯克公佈了“改變人類”的最新進度:5位腦機用戶,用意念聯網玩馬里奧賽車。

他們紋絲不動,但屏幕上賽車飛馳,閃轉騰挪,靈活多變。

賽車之外,他們還用“念頭”玩了《使命召喚》。槍火轟隆,莊生夢蝶,人生遊戲已無從分割。

這些測試者,已成腦機接口的重度玩家。

他們在後腦植入了1024根電極,每週腦機時長50小時,峰值超100小時,清醒時就在使用腦機。

癱瘓者用意念撰寫郵件,漸凍人開始測繪工作,而後續計劃中,盲人將藉助腦機重獲光明。

工程師並不滿足於此,他們還試圖讓大腦理解紅外信號。如果成功,人類將第一次擁有上帝定義之外的感官能力,人造的第六感。

項目組給出了實現的時間表:今年年底從腦電波中解碼語音,明年讓盲人重獲視覺,2028年,讓人腦與AI高度集成。

眼下,腦機玩家能做的是打字聊天,意念遊戲,以及操控機器手。

當年看《黑客帝國》的人們,對此會充滿熟悉感:打字聊天,上網遊戲,笨拙地點開網頁。這個世紀的故事就是這樣開始的。

新浪潮開啓,巨頭們正加速佈局。谷歌的大腦團隊,正在日夜解析腦信號;蘋果打通腦機和VR,讓人身臨其境站上阿爾卑斯山。

國內的腦機接口同樣發展迅速,今年7月,67歲的老人用腦機系統打出“我想吃飯”,實現全球首例中文解碼。

北京相關醫院外,腦機接口評估門診預約已超800人。有癱瘓14年的患者,用意念驅動手套,實現自主喝水。

從醫用到民用,從單機到聯網,腦機進步飛速,麻省理工統計,全球有超25個腦機接口臨牀試驗在推進中:

OpenAI投資的腦機接口公司,起名爲融合,名字靈感來自8年前。

2017年,32歲的奧特曼,寫了篇博文,標題就叫“融合”。

文中,他說,人類和機器的融合已經開始,實現這一時刻將是2025年。

8年後,他推動實現自己的預言,他說:

如果人類不能和機器成功融合,那麼將像那些淘汰物種一樣,從進化長河中消失。

所有的變化,最後指向人類的進化。

6000萬年前,人類進化出立體視覺;2500萬年前,告別了尾巴;260萬年前,大腦容量增大;30萬年前,腦容量定格;5萬年前至今,身體進化已基本停止。

2008年,法國科學家,分析整理百年來3260項奧運記錄,發現人類打破世界記錄的速度越來越慢。

數據顯示,100年前,人體潛能發揮了75%,而今天已被激發到99%,人類競技運動將很快撞上“極限之牆”。

科學家稱,到2060年,百米記錄將以千分之一秒爲尺度,舉重比賽將精確到克。

幾年前,肯尼亞運動員將馬拉松世界紀錄,從2小時35秒,提高到1小時59分40秒。

然而,爲創造記錄,科學家爲他設計訓練,團隊爲他鋪設跑道,41名頂尖運動員爲他破風,電子配速車全程陪同,提供激光引導。

極限之牆近在咫尺,人類已陷肉身囚籠。

信息化浪潮之後,極客們開始試着用科技改造肉身,也成爲腦機接口的創意起點。

2005年,美國生物黑客興起,他們在皮膚下縫進IC卡,爲斷指接上U盤,在後頸埋下芯片,號稱可以360度感應來敵。

自詡全球頂級生物黑客的Paumen,在體內植入了14塊芯片和5塊磁鐵。他說植入後,對世界就多了一層感知維度。

當然更直白的說法,就是他靠近電器時,能知道電器是否通電。

生物黑客眼中,人體不過是是一個複雜系統,他們要做的就是入侵系統。

2012年後,基因編輯工具流行,黑客們開始進軍神之領域。

他們上網下載教程,在車庫或廚房搭建實驗臺,並將這學問命名爲“後院生物學”。

舊金山生物黑客Zayner,在直播中,給自己注射了他發明的基因藥劑。

他的藥劑素材取自比利時藍牛,一種不用鍛鍊就擁有巨大肌肉的生物,他希望注射後的效果類似綠巨人。

後續再無音信。

這些生物黑客,如同長夜中嬉鬧的頑童,他們一次次試圖翻出囚籠,終無功而返。

而今,新的縫隙已經出現。

這一次新縫隙出現,奧特曼歸因爲“有了高帶寬接口”,馬斯克則稱“有了更好的破解工具”。

事實上,爲全面破解大腦之謎,20年前,科學家便開始了一項特殊工程。

2005年,以色列科學家馬克拉姆,發起藍腦計劃,試圖用超級計算機模擬人腦。

項目從模擬神經元開始,IBM還專門提供了“藍色基因”超級計算機。

馬克拉姆豪言,十年內,將破解並製造出人類大腦。

歐盟下場資助,2009年,藍腦計劃升級爲人腦計劃,新的實驗室設在瑞士洛桑,窗外是日內瓦湖的湖光山影。

實驗室內,氛圍如星際迷航的太空船,到處是先進儀器。研究人員用比頭髮絲還細的工具,將老鼠大腦切片,繪製連接,再轉換成電腦代碼。

用過的老鼠大腦,被丟入盛滿污水的大桶內,來訪記者目擊後,說如瘋狂科學家在創造弗蘭肯斯坦。

然而,項目的真實進展,並不高端神秘,馬克拉姆研究多年後,發現仍無從得知人腦之謎。

最後他算出,模擬小鼠大腦,需要“澤”(10的21次方)的算力規模,而模擬人腦則需“堯”(10的24次方)的算力規模。

而在2010年,超級計算機的算力,僅10的15次方,勉強能模擬蠕蟲的大腦。

2023年,十年之期將至,人腦計劃的研究仍止步於老鼠大腦。歐盟不再投入資金,人腦計劃黯然收場。

模擬大腦失敗後,讀懂大腦卻迎來轉機,轉機來自AI大模型。

蘋果的合作伙伴,已將腦電波破解和GPT深度結合,預測用戶想表達的內容。

扎克伯格的Meta,推出深度學習框架Brain2Qwerty,直接從腦磁圖中解碼句子。

馬斯克則如訓練無人駕駛般,讓機器自行學習腦電波,“不需明白原理,只看實際結果”。

在他眼中,腦機接口是防禦AI的最後手段:

不僅於此,回到一個多月前那場展示會的開場問題。

什麼是意識?

回答出這個問題,就破解了生死。

美劇《上載新生》中,腦機接口最大價值是讓靈魂上傳,在虛擬系統中實現永生。

永生居所名爲湖景莊園,景色可調,美食百變,萬事隨心,

劇中的背景,和馬斯克預言腦機普及的時間一致,都是2033年。

距今還有8年。

7萬年前。

智人第二次從非洲出走,消滅其他所有人類物種,還越過海洋,抵達從未有人類的澳洲。

改變一切的,是某次基因突變。

那次突變,改變了智人大腦內部連接方式,讓他們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來思考,用完全新式的語言來溝通。

《人類簡史》作者,將其形容爲人類吃下聖經裡的智慧果實。

進化的大門,就藏在大腦最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