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1000年後長怎樣? AI模擬圖像曝:出現駝背、鷹爪手

▲AI模擬人類千年後可能會出現駝背、鷹爪手等特殊外貌。(圖/ImageFX AI)

記者張方瑀/綜合報導

人類未來還會持續進化嗎?回顧靈長類祖先,我們可能會認爲當前的人類已經抵達演化的終點,但隨着科技發展、地球環境變化,人類的外貌將逐漸改變。科學家利用Google的ImageFX AI圖像生成器,模擬了人類在1000年後可能的樣貌,除了外貌會更趨一致外,還會出現駝背、鷹爪手等特殊外貌。

Revealed: What humans will look like in 1,000 years, according to scientists https://t.co/3GQQv74APr

1. 身高變矮

隨着醫學進步,人的壽命延長,使得能夠生育較多子女的個體更容易將基因傳遞下去。一些研究指出,這可能導致人類的平均身高下降。

科學家認爲,提早進入性成熟有助於增加生育機會,但相對的,身材也可能變得較嬌小。

研究人員指出,這類現象在嚴峻環境中更爲明顯,例如雨林地區的侏儒族羣,他們的身材較矮小,因爲在艱難的生活條件下,身體成長往往被迫讓位於更快的生殖發展。

2. 外貌更有吸引力

隨着死亡率下降,影響人類演化的主要因素將轉向生育率。這可能導致男性的外貌變得更具吸引力,因爲能夠吸引更多伴侶併產生更多後代的個體,在遺傳上將佔據優勢。

3. 皮膚更黑、外表更趨一致

隨着全球化發展,不同族羣間的通婚越來越普遍,使得人類的基因組合更加多樣化。然而,從整體趨勢來看,這可能會讓未來的人類彼此更爲相似。

專家推測,未來人類的膚色將普遍變深、趨向棕色,這可能與基因混合以及適應環境變遷有關。

4. 科技帶來身體變革

未來的基因編輯技術可能讓人類能夠「自我設計」,例如透過基因剪輯來改變特定的遺傳特徵。科學家推測,人類可能會選擇讓皮膚黑色素含量增加,以提高對紫外線的防護能力。

此外,也可能透過基因改造獲取來自動物的特殊遺傳特徵,以增強生存適應力。

▲AI模擬人類千年後的樣貌。(圖/ImageFX AI)

5. 大腦體積縮小

由於人工智慧與科技的發展,許多原本需要大腦處理的計算、決策等功能,未來可能會由電腦接管。因此,科學家預測,人類的大腦體積可能逐漸縮小,因爲擁有較大腦容量的優勢將逐漸減弱。

科學家指出,綿羊在馴化後失去了24%的腦容量,乳牛則減少26%,狗減少30%,「可以說,我們正在變成一種被馴化的猿猴,但奇怪的是,我們是被我們自己馴化的」

6. 駝背與鷹爪手

現代科技使用習慣可能影響人類的體態,長時間低頭使用手機或電腦,可能導致駝背問題變得普遍。此外,手部因頻繁使用電子設備,可能逐漸演變爲彎曲且適應觸控的「鷹爪手」。

科學家推測,人類在25年後,普遍會出現慢性背痛、頭髮稀疏、皮膚鬆弛、腿部腫脹以及眼袋發紅等症狀,手臂和腿部肌肉也會變薄,且由於免疫系統較弱而越來越容易患上流感。

7.太空改造

科學家指出,如果部分人類踏上太空旅程,將慢慢地與留在地球上的人類演化出現差異,「地球上的人類族羣龐大且多樣化,但長期的太空旅行可能會讓某些小規模的開拓族羣在數千年內保持分離。」

就像遠古人類遷徙到北歐後膚色變淺一樣,未來的人類或許也會變得更白,以便在低光環境下獲取更多維生素 D,眼睛則可能變得更大、更敏感,以適應昏暗的光線,或者透過各種科技增強視覺能力。

以火星爲例,那裡的陽光只有地球的66%,重力則僅爲地球的38%。爲了適應這種環境,人類可能會變得更高,手臂也可能變長,以便在低重力下更靈活地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