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機共創 設計業新潮流
從平面設計、插畫到使用者經驗與互動設計,AI正在迅速滲透各個設計產業流程。(網路照片)
在設計產業持續變革的浪潮中,因爲人工智慧(AI)的出現,也爲這個長久以來倚重創意與人文直覺的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市場衝擊與想像空間。
從平面設計、插畫到使用者經驗與互動設計,AI正在迅速滲透各個設計產業流程,這也使得設計不再只是創造力的延伸,更已成爲科技與創意融合的市場前線。
幾年前,當時的商業設計師還在爲一張插畫、一頁排版、一個網站功效而熬夜;如今,透過圖像生成工具,如Midjourney、DALL.E,甚至是Adobe Firefly等協助,一張張風格鮮明的插圖,就能在數十秒內生成。AI不再只是幫手,而是正在逐步改變着設計市場的起點與終點,塑造全新的設計生產鏈與產值結構。
然而,AI的介入並不意味着設計師在市場中的角色被取代。事實上,在這波以數位轉型爲核心的經濟變革中,人的角色反而是更加關鍵。因爲設計不只是視覺的輸出,更是品牌意義的詮釋與用戶情感的建構,這些都是AI難以取代的核心。設計師在這新時代中的職責,也將逐漸由「創作工匠」的角色,逐漸轉向「創意導演」,成爲結合市場策略、人性洞察與跨域溝通的產業樞紐。
許多具有市場敏銳度的設計師,早已開始主動擁抱AI,並將其視爲加速靈感生成與商業應用的利器。從品牌視覺識別、資料視覺化到UX趨勢的預測,AI所帶來的效率,讓設計師得以將更多心力投注於「爲何這樣設計」的價值思維上。面對日益競爭的產業環境,設計人才必須培養與AI協作的能力,學會撰寫Prompt,才能在設計市場中保有競爭力。
除技術之外,AI也帶來一連串產業倫理與創作界線的挑戰。如生成內容的著作權歸屬、資料訓練來源、創作原創性等問題,都成爲設計產業治理與市場規範的一部分。
設計師不僅要懂得創新,更要具備維護智慧財產與文化價值的責任感,而這不只是法律議題,更是關乎設計在經濟體系中的文化地位。
因爲當設計進入AI時代,就必須重新定義「設計」本身。這已不再只是創造一個形象,而是建構整體客戶體驗的產業策略工具,更是技術與人文交織下的新型市場敘事。而具備前瞻視野的設計師,將從獨立創作者轉型爲能與資料科學家、AI工程師、品牌策略顧問協作的跨域創新者,才能提升在產業鏈中的經濟價值與決策影響力。
由於AI不是設計的終點,反而是新型商業模式的起點。在這個創意與科技融合的產業新紀元時代中,人與AI將會共同推動設計市場的再定義,開創更高效率的創新未來。
正如一位設計師所言:「AI可以幫助我畫100張圖,但是要選哪一張、爲什麼選這張,只有我才知道。」這也正體現出設計在未來產業中的核心競爭力:人機共創,以科技擴展人性,以設計迴應市場與經濟的多元需求。
(作者是商業發展研究院國際發展服務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