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方案落地,工業供應鏈、情感消費、陪伴經濟走向AI時代

國務院近日印發《關於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爲AI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提供明確指引,企業級應用成重點方向,標誌着人工智能產業落地進入加速期。

《意見》由國家發改委牽頭制定,直擊AI與產業融合中的供需對接不暢、落地障礙等核心問題,首次系統提出了“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產業發展、消費提質、民生福祉、治理能力和全球合作等六大重點行動,爲未來十年技術與行業融合繪就清晰藍圖。

業內專家指出,《意見》爲AI產業規模化應用提供強政策支撐。我國數據、產業、場景優勢顯著,以京東爲代表的企業,憑藉供應鏈場景與數據積累,更貼近產業需求,有望借政策東風加速AI技術部署,打造更多“人工智能+”產業樣板。

從AI應用看,京東已取得亮眼成果:營銷端JoyGen AIGC平臺提升商家內容效率超90%,京東數字人直播效率超越80%真人主播;辦公場景中JoyLaw縮短合同審查時間,面試智能體提升效率28%;研發領域JoyCoder代碼採納率超35%,JoyBuilder提升研發效率40%,印證AI對企業效率的提升作用。

技術創新上,京東在今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推出升級大模型品牌JoyAI,全尺寸多模態,推理效率平均提升30%、訓練成本降低70%;同時開源行業首個100%開源企業級智能體JoyAgent,經內部大規模場景驗證,爲行業提供技術參考與資源。

值得一提的是,京東在具身智能領域也取得了重要進展,發佈了JoyInside附身智能品牌 ,並與十餘家頭部機器人品牌達成合作,其中包括被大家稱作“AI版labubu”的Fuzozo芙崽 。這一舉措不僅豐富了京東人工智能的應用場景,也爲智能硬件市場帶來了更多創新活力,比如早教機、AI潮玩等產品,通過JoyInside實現與孩子的無障礙溝通,優化後的兒童語音識別率達90%以上,延遲壓縮到2秒內,成爲孩子成長路上的貼心夥伴。

9月25日即將召開的JDD2025全球科技探索者大會,將成觀察AI與產業融合進展的重要窗口。大會將通過“京東未來艙”等十大科技空間打造互動體驗場,提供技術參考與應用靈感。

展望未來,政策與企業雙輪驅動下,AI的可用性和實用性將持續升級。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專家蒲松濤認爲,“人工智能+”行動利好算力、數據、算法三大產業鏈環節。隨着政策落地,AI將在經濟社會各領域發揮更重要作用,企業需抓政策紅利加快技術部署,在政策引導與企業創新驅動下,AI將推動產業升級,邁向更智能高效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