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生殖補助助2.1萬對夫妻圓夢 更有夫妻成功挑戰3胎

少子化趨勢下,衛福部2021年7月擴大試管嬰兒補助,迄今已協助2.1萬對夫妻誕下2.4萬名寶寶。圖爲人工生殖醫療院所。(王家瑜攝)

少子化趨勢下,衛福部2021年7月擴大人工生殖補助,迄今已有2.1萬對夫妻誕下2.4萬名試管嬰兒。衛福部國健署統計,有超過2000對接受補助成功產下第1名試管嬰兒的夫妻,再次申請第2胎補助,更有4對夫妻已申請通過第3胎補助審查。

臺灣新生兒人數續創新低,即使去年是龍年,傳統認爲有「催生效應」,仍難以挽回頹勢。根據內政部統計,2024年全年出生數僅13.4萬人,相較於2023年13.5萬人,續創歷史新低。衛福部2021年7月擴大人工生殖補助,據統,迄今已協助超過2萬1514對夫妻,迎接2萬4653名新生兒。

有鑑於過去人工生殖採多胚胎植入,容易發生多胞胎妊娠、早產或低出生體重兒,而造成不利於母嬰健康的情況,國健署於擴大實施試管嬰兒補助方案中,設定妻年齡未滿36歲植入胚胎上限爲1顆,妻年齡36到44歲植入上限2顆的條件。補助方案上路以來,單胞胎比例爲88.6%,足月生產比例(懷孕≧37周)爲75.8%、新生兒出生體重大於或等於2500公克爲77.1%,相較於補助方案施行前,增加約1成。

國健署統計,截至2024年底,超過2000對接受補助成功產下第1名試管嬰兒的夫妻,再次申請第2胎補助,其中657對夫妻已順利迎來第2胎試管嬰兒。另根據國健署人工生殖補助資料統計,有4對夫妻已申請並且通過第3胎補助審查。這對少子化的社會無疑是一項令人振奮的消息,也反映試管嬰兒補助政策,確實幫助了不孕夫妻達成期望生育的子女數。

進一步資料分析發現,所有接受補助夫妻中,妻子年齡中位數爲38歲,而申請第二胎或第三胎補助夫妻中,妻子年齡中位數爲36歲,顯示不孕夫妻若能儘早發現試管嬰兒療程需要,並及早開始進入療程,就越有機會善用這項補助迎接二寶和三寶。

國健署提醒,若經醫師判斷有進行試管嬰兒療程之需要,且夫妻一方具我國國籍,並於我國戶政機關完成結婚登記、妻年齡未滿45歲者,可至全國103家特約人工生殖機構申請試管嬰兒補助。低收及中低收入戶維持每次補助上限爲15萬元,一般夫妻首次申請最高可獲補助10萬元,再次申請最高補助6萬元,妻年齡未滿40歲每胎最多可獲補助6次,年齡在40歲至44歲間,則每胎最多補助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