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3圈才能辦完!北市建物竣工圖申請惹民怨 議員怒批效率差

北市議員張斯綱接獲民衆反映,至市府大樓申請建物竣工圖說流程繁瑣、動線反覆,上下樓「繞3圈才完賽」,不符便民原則,應設立單一窗口或一站式整合服務區。(張珈瑄攝)

爲確保大樓內防火、避難設施的維護及有效運作,北市自2025年擴大建物公安檢查範圍,將6至7樓集合住宅全面納入申報範圍,影響建物多達7650筆。北市議員張斯綱接獲民衆反映,申請建物竣工圖說流程繁瑣、動線反覆,上下樓「繞3圈才完賽」,不符便民原則,應設立單一窗口或一站式整合服務區,縮短動線與等待時間。北市建管處表示,將持續推動紙本舊案圖說數位化與研議電子簽章機制,簡化作業流程。

建管處專委鄭大川說明,民衆申請竣工圖說有2種方式, 已數位化的竣工圖說可先透過「市民服務大平臺」線上申請,待資料準備齊全後,會通知民衆至市府臨櫃確認資料正確性,由市府影印部複印取件,再回到臨櫃蓋章;或者直接至臨櫃申請,再到影印部取件、回櫃檯蓋章,但有可能因需時間蒐集資料,無法當天辦理完成。

記者實測,申請程序上下樓1趟腳程約爲6至7分鐘,路上指標箭頭尚爲清楚,也可搭乘手扶梯。(張珈瑄攝)

張斯綱質疑,申請竣工圖說流程需「上上下下」,一趟流程結束體力已耗一半,對高齡長者或行動不便者而言更是一大折磨,這種服務方式是便民,還是刁難?市府擴大推動公共安全檢查,卻未同步檢討相關作業流程,導致民怨四起,《行政程序法》第8條「行政效率原則」,強調行政機關有義務以最迅速、最節省資源的方式提供服務,不應再讓市民「奔波3地、排3次隊」。

張斯綱表示,應設立單一窗口或一站式服務區,整合掛號、影印、蓋章流程,縮短動線與等待時間,同時推動申請流程數位化,研議開放竣工圖說線上申請、電子圖說下載,建構圖資雲端平臺;爲長者與弱勢民衆提供簡易申辦與專人協助,並針對申報案件數暴增情形,擴充服務量能、及早調配人力與資源。

張斯綱強調,政府施政成敗關鍵在細節,當政策推動規模擴大,服務流程也必須與時俱進,別讓市政推動成爲市民奔波的開始,應讓民衆感受到市政效率,而非市政負擔。

鄭大川表示,針對民衆須往返1、2樓流程繁複情形,將研議導入電子簽章機制,未來民衆確認竣工圖說無誤後,可逕至影印部繳費領件,免再往返櫃檯蓋章,以簡化作業流程;至於仍爲紙本的舊案圖說,會持續推動數位化作業,提升整體申辦便利性。

記者實測,申請程序上下樓1趟腳程約爲6至7分鐘,路上指標箭頭尚爲清楚,也可搭乘手扶梯;民衆李小姐認爲,雖然要來回幾趟,但都有電梯可以搭,所以還算能接受,不過數位申請可能對於沒有相關知識背景的民衆來說有難度,不是每個人都明確清楚申請項目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