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南崁「歪斜斑馬線」惹民怨 議員提3改善建議
桃園市蘆竹區南崁路、南工路口的斑馬線以斜線方向畫設,導致民衆需斜向穿越馬路,且機車待轉區位於路口,引發人車安全疑慮,民代提出3項改善建議,盼政府能夠重視民衆交通安全。(姜霏攝)
桃園市蘆竹區南崁路、南工路口的斑馬線以斜線方向畫設,導致民衆需斜向穿越馬路,且機車待轉區位於路口,引發人車安全疑慮,民代提出3項改善建議,盼政府能夠重視民衆交通安全。(姜霏攝)
桃園市蘆竹區南崁路、南工路口一帶,公司行號與社區密集,同時又是市區公車與國道客運的重要停靠站,平時人車往來頻繁,但位於南崁路二段上的斑馬線,因過於靠近路口且以斜線方式畫設,讓行人在通行時需斜向穿越,加上機車待轉區位於路口中間,引發民衆安全疑慮,民代提出3項改善建議,保障人車安全。
國民黨市議員錢龍日前會同長興里長呂理粲及相關單位進行會勘,針對現場交通情況,提出改善建議,包括「退縮路口斑馬線」、「增設行人庇護島」及「調整機車待轉區」。錢龍指出,現況的斑馬線因設計上帶有弧度,讓行人必須面對來車壓迫。
錢龍說,增設行人庇護島可防止駕駛以「切西瓜」方式提早轉向,危害行人安全,機車待轉區也急需調整,尤其在上下班高峰期,大型車輛與大卡車頻繁進出工業區,車速又快,轉彎時極易壓到待轉區,讓原本設置給騎士安全等待的空間,反而淪爲「待撞區」,令人擔憂,他強調,若能將斑馬線與待轉區一併後移,將能降低事故風險。
長興里長呂理粲也表示,長期以來,社區居民對此路口多有反應,不少人質疑爲什麼斑馬線要畫得斜斜歪歪,機車待轉區更被設置在馬路中央,讓騎士與行人都得冒險穿越來車。若能在中央分隔島設置庇護島,行人可透過中繼空間安全轉向,配合後退斑馬線,不僅行走路線更直觀,安全性也能提升。
會勘時中壢工務段迴應,由於中央分隔島本身較窄,若行人在分隔島上等候,等同必須走2次馬路,中間停留空間過小,反而可能造成危險,因此須再評估可行性。
錢龍則認爲,雖有技術上的難題,但現況已讓用路人充滿壓力,且此處爲交通事故熱點,改善勢在必行。他呼籲政府需正視工業區交通特性,務必在安全與便利間找到平衡,讓居民與上班族能安心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