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青春動能澎湃在革命老區

“政策諮詢、就業創業補貼、就業創業講座……贛州市大學生青年創業園的‘精準滴灌’,爲我們畢業生就業創業提供了強勁動力。”贛州市樂誠人才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賴恆財的話語中,滿是對未來的憧憬。

近年來,贛州市深入實施就業優先和人才強市戰略,聚焦平臺搭建、服務優化、創業扶持、人才培育等環節,靶向發力,推動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

搭平臺 拓寬渠道添動能

日前,龍南市在江西理工大學(三江校區)舉辦“才聚龍南·共創未來”人才招聘會,通過“雙招雙引”推介會、直播推介等活動推介龍南。30家用人單位提供420餘個就業崗位,吸引衆多畢業生參與。其中,直播推介活動吸引了超230萬人次在線觀看互動。這是贛州市充分發揮“5+2就業之家”作用,搭建供需對接“橋樑”的生動實踐。

今年以來,贛州市依託各級各類就業之家,不斷強化政校企協同,聯動高校高頻次舉辦校園專場招聘,組織主導產業企業進校園開展小型招聘及宣講,組織大學生入企參觀和現場面試活動,持續搭建高效對接平臺。目前,贛州市共舉辦高校畢業生現場招聘活動45場,吸引2178家企業提供崗位7.22萬個,服務求職畢業生超5萬人次。

優服務 精準滴灌強支撐

“這裡不僅可以免費住宿,還有工作人員一對一爲我提供政策諮詢、崗位推介、面試輔導等就業服務。”在贛州市青年就業之家,來自大連的高校畢業生小田激動地說。

贛州市青年就業之家自今年5月正式運營以來,AI模擬面試已幫助衆多應屆高校畢業生快速積累經驗、鍛鍊心理、提升能力。

贛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服務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既要搭好對接平臺,更要做好滿意服務。”

近年來,贛州市推行“行業分區+精準推介”模式,組織“名企面對面”宣講,促進人崗精準對接;建立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幫扶臺賬,提供1次政策宣介、1次職業指導、3次崗位推薦、1次技能培訓或就業見習機會的“1131就業服務”;實施基層就業崗位補貼政策,畢業兩年內的江西戶籍或從江西省內高校畢業的畢業生,到市內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就業,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並按規定繳納社保的,每人每月補助1000元,最長可補12個月;2022年至2024年,贛州市共爲2535人次高校畢業生髮放生活補貼1925.9萬元,爲2648名高校畢業生髮放一次性求職交通補貼98.68萬元,以“真金白銀”支持畢業生紮根基層、服務家鄉。

助創業 築巢引鳳激活力

贛南師範大學科技學院的廖遠偉,在課堂上被影音敘事力量所震撼,萌生創業夢。臨近畢業,他得知贛州市大學生青年創業園免租等優質服務,果斷選擇入駐並創立贛州禾帆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選擇創業園,就是選擇新機遇。”廖遠偉的心聲道出了高校畢業生創業的選擇。

據瞭解,打造贛州市大學生青年創業園,爲高校畢業生等創業者提供一條龍創業服務,正是贛州市助力高校畢業生來贛留贛成就夢想的核心載體。目前,贛州市建有創業孵化基地48家,入駐創業實體2500餘個,帶動高校畢業生等羣體就業1.99萬人。

爲進一步促進創業帶動就業,贛州市對標深圳規則規制改革,推出建立初創羣體“創業免租金”服務保障機制,通過創業場地租金“零費用”、註冊登記“零跑腿”、培訓交流“零距離”,進一步降低創業成本,優化創業服務,激發創業活力,吸引更多人才來贛州就業創業。

“真金白銀”持續點燃就業創業新引擎。據瞭解,畢業2年內,在贛州市首次創業的高校畢業生,可獲得一次性創業補貼5000元/人;個人創業擔保貸款最高30萬元,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最高不超過600萬元;推出市場信用擔保模式業務爲個人創業者提供擔保增信,今年以來,全市通過市場信用擔保模式爲53名創業者共發放貸款1289萬元,平均增信額度達8.6萬元。

提技能 產教融合育工匠

在贛州市電子信息產業高技能人才培訓共建共享基地,來自贛州職業技術學院的黃同學難掩興奮地說:“培訓讓我初步掌握了鴻蒙開發技能,爲我加入華爲生態鏈企業打開了一扇大門。”

黃同學的收穫,得益於贛州將人才培育工作視爲破解發展瓶頸的“關鍵密鑰”,紮實推進高校畢業生職業技能培訓,爲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南康區省級傢俱產業高技能人才實訓基地採用“1+N”培訓模式,已累計培訓技能人才4734人次,涵蓋實木傢俱、軟體傢俱等方向;章貢區數字產業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形成“院校輸送+基地培育+產業承接”的完整閉環,培訓學員3966人……

“搭建高能級產教融合平臺,引入頭部企業資源,構建‘育訓薦用’閉環,讓高校畢業生的知識儲備與產業前沿需求無縫對接,從畢業到上崗的零距離跨越。”贛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說。

從招聘會現場的人潮涌動到校企合作的精準對接,從創業園裡的鍵盤敲擊到培訓基地的機器轟鳴……一系列靶向發力的務實舉措,正源源不斷地爲贛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的青春動能和創新活力,人才與城市的雙向奔赴,書寫着“十萬英才聚贛南”的壯美篇章。(陳 靜 劉安邦)

(責編:邱燁、毛思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