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千行百業搭上“AI快車”(兩會寄語)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 陳曉紅
當前,人工智能(AI)技術的快速發展受到全世界的關注。從2025年1月舉行的全球消費電子展來看,近六成前沿創新聚焦AI驅動的未來服務業。這些領域包括數字健康、智慧文旅、智能金融等。
作爲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擁有巨大的消費市場及數以億計的各類經營主體。除了要在工農業生產領域注重利用AI技術之外,我們還需要以更前瞻的視野加速佈局,讓AI加快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
一方面,要積極構建開源創新的AI生態體系。推動DeepSeek等國產通用語言大模型的商業應用接入,在金融、能源、醫療等領域打造示範應用場景。同時,促進算力資源共享與模型迭代協同,完善AI倫理價值體系。另一方面,要多措並舉引導社會資本支持AI賦能服務業。在鼓勵社會資本開展“AI+”項目投資時,探索對相關投資者給予稅收減免優惠,完善“募投管退”全鏈條運行機制。
更爲重要的是,我們要積極匯聚全社會力量,重點攻關一批面向特定行業的關鍵共性技術,降低衣食住行遊購娛等各類日常生活場景的AI應用門檻,讓千行百業都能搭上“AI快車”,享受科技進步帶來的發展紅利。
(本報記者 龔文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