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老年人在信息化時代不“掉隊”中國推動互聯網應用的適老化改造
中新社北京12月9日電 (記者 王祖敏 李純)隨着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給當代人帶來便捷紅利的互聯網一度成爲束縛不少老年人的無形之網。爲了讓逾2.5億老年人能跟上信息時代的步伐,中國加快信息無障礙建設,開展互聯網應用的適老化改造,推動智慧養老產業發展。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9日舉行《關於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新聞發佈會,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何亞瓊在會上對“部分老年人在用手機辦業務時看不懂、學不會、用不好”問題做出迴應。何亞瓊表示,中國是一個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國家,中國能延續這麼長時間的文明,很大程度上是因爲一直有着尊敬老人的優良傳統。
他稱,確實有部分老年人在使用智能手機、互聯網上遇到一些困難,或還在適應的過程中。基於此,工信部將切實解決老年人應用智能技術困難納入“我爲羣衆辦實事”的事項清單,目前已取得三個方面的進展。
一是聚焦便老利老惠老,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如在電信服務方面,除了保留線下傳統的“面對面”服務以外,還專門針對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機困難,開發了“一鍵呼入”“愛心通道”等暖心服務。目前“一鍵呼入”已累計爲7000萬老年用戶提供服務,深受其喜愛。
此外,開展互聯網應用的適老化改造。針對老年人“看不懂、學不會、用不好”的問題,對173家網站和APP完成改造。如針對疫情之下老年人在手機上使用通信行程卡不便的問題,工信部專門組織開發了短信驗證行程卡,迴應老年人關切。
二是推進信息無障礙建設,服務構建老年友好型社會。工信部印發了《關於推進信息無障礙的指導意見》,專門解決老年人在終端設備、交費和尋求服務方面的困難和問題。如針對老年人的就醫問題,遴選了“醫全通、全藥通互聯網平臺”,通過一些簡單方便易使用的示範項目,引導老年人享受數字化就醫服務,分享信息社會的紅利。
三是發揮示範引領作用,推進健康養老產業發展。開展智慧養老應用試點示範,樹立了一批優秀行業標杆;發佈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及服務推廣目錄,將一些適老和智慧養老產品收錄進消費品司發佈的《升級和創新消費品指南》。
何亞瓊表示,工信部將會同其他部門,出臺更多更好的政策、標準和規劃,持續推進老年用品和服務創新,更好地滿足老年人多元化、多層次的需求,加速構建老年友好型社會。(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