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家視覺立刻變乾淨的「5/7法則」 一秒決定檯面上該留什麼
▲想要視覺乾淨的居住空間,不妨試試5/7法則。(圖/pixabay、unsplash)
記者蔡惠如/綜合報導
家裡的檯面總是越整理越亂嗎?許多人以爲整潔需要花時間與耐力,但其實只要一個簡單的判斷法,就能大幅減少視覺壓力。近期在網路上開始流行的「5/7法則(5/7 Rule)」是來自歐美居家收納達人的整理原則,它能幫助你快速判斷哪些東西該放在外面、哪些該收進櫃子。
顧名思義,「5/7法則」的重點就是「使用頻率」。如果一件物品在一週中至少有五天會使用,那就可以放在臺面上;若使用頻率不到五天,就應收進櫃子或抽屜裡。這個方法的目的在於減少雜亂、控制視覺噪音,讓空間看起來更清爽,也更容易打掃。
比起傳統的「全部收起來」或「看起來漂亮就好」,5/7法則更強調「實際行爲」。你每天真正會用到的物品,纔有資格留在視線範圍內。
以廚房爲例,大多數人檯面堆滿電器與瓶罐,但按照5/7法則檢視後,會發現其實每天用到的物品並不多。可能如氣炸鍋、咖啡機、湯匙架或洗碗精,屬於高使用率工具,留在外面合理;而攪拌機、果汁機等如果一週只用一兩次,最好收進櫃子或放到取用方便的位置。
但還是要看使用者的習慣,有時也能保留例外,如體積大、收納不便的家電(像麪粉攪拌機等),放在外面反而更能促進使用。
浴室同樣適用這個法則。原本放在臺面上的乳液、化妝水或藥品,其實不一定每天都用。將不常用的保養品集中收納,只保留最基本的日常品項,空間會立刻變得更安靜、乾淨,也更容易清潔。
實踐5/7法則後,你會發現整個空間的氛圍都變了。桌面不再擁擠,動線更順,打掃變得輕鬆。更重要的是,這種整潔感會帶來心理上的平靜——你知道每一樣留下的東西,都是「有用且有意義」的。當然也適用在書桌、玄關、臥室甚至電腦桌面。只要問自己:「我是不是一週用到五天以上?」若答案是否定的,就考慮收起來、捐出或淘汰。
整理的目的不是變成極簡主義者,而是讓生活空間更符合自己的節奏。從每天會經過的檯面開始,讓環境不再充滿雜物,也讓心情更清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