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合唱的種子在校園發芽 教育部實驗合唱團推動種子教師研習營
王宜寧老師分享合唱教學除了音樂技巧,也要培養學生自律與責任感,關注學生身心健康,提升專注與記憶力。(教育部提供)
爲推動合唱教育,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並落實藝術教育的生活化,教育部自114年擴大辦理合唱教育輔導計劃,透過教育部所屬的「實驗合唱團」運用合唱團專業能力及豐富演唱、教學經驗,進駐音樂師資較爲缺乏之國民中、小學,協助輔導成立合唱團,並鼓勵參加全國學生音樂比賽及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增進學生歌唱美感經驗、精進第一線教師教學知能,進而提升全體師生藝術素養。
教育部於8月至9月分別辦理3場次「114年合唱種子教師研習營」,透過專題講座及實務經驗分享,提供國中小教師豐富的合唱教學知能與實務技巧的交流平臺,以培育更多優秀的合唱指導人才,透過合唱將藝術融入校園與生活。
吳博明老師透過比賽影片,從評審評語切入,分析選曲時須留意方向與詮釋要點。(教育部提供)
教育部表示,合唱是不需樂器,人人可及的音樂型式,爲使合唱師資能充裕,今年辦理相關合唱研習。「合唱種子教師研習營」共分3個場次,分別於臺北(114年8月9日、8月10日)及臺東(114年9月20日)辦理,研習營內容精彩豐富,包括合唱及鄉土歌謠比賽選曲分析、兒童合唱團的教學與運作、發聲基本訓練與實作,以及國中小合唱團組訓與現況分析等,邀請多位學界與實務界頂尖師資共襄盛舉,如資深合唱專家、作曲教授吳博明、臺北市立大學音樂系教授戴旖旎、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音樂系教授林玲慧、實驗合唱團執行秘書林宣甫等。
戴旖旎老師帶領學員透過認識身體構造,掌握歌唱時正確的呼吸法。(教育部提供)
此外,更特別邀請近年來屢獲「全國學生音樂比賽」合唱類及「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特優殊榮的臺北市三玉國小合唱指揮王宜寧老師進行實務經驗分享,王宜寧老師表示,研習營就像是老師們的「能量補給包」,透過作曲家、評審委員、聲樂指導教授等提供的正確合唱指導方法與專業觀點,讓老師們更能理解選曲與詮釋的關鍵,讓學生可領略合唱的美好。
林宜甫老師透過影片範例,指導學員如何帶領學生進行合唱前的暖聲練習。(教育部提供)
臺北場的2場次研習已辦理完竣,計有145名國中小教師踊躍參與並獲得熱烈迴響,金門縣柏村國小洪筱媛老師表示,曲目分析課程讓她更能掌握曲子結構風格,有助於指導學生詮釋樂曲。
新北市桃子腳國小合唱團指揮陳明蕙老師回饋研習營是教學歷程中的反思與調整,更能從中與來自各地的教師建立珍貴的教學夥伴情誼。新北市安和國小張箕文老師分享研習課程安排豐富,特別是發聲法練習,讓老師們體驗腹式呼吸,對於後續回校指導合唱團極爲受用。
教育部說明,「合唱種子教師研習營」不僅提升現場教師們的專業能力,更藉此播下合唱教育的希望種子,爲臺灣的音樂教育注入更多活力與希望,期待教師能將所學帶回教學場域,帶領學生快樂唱歌並開展更豐富的學習視野,透過合唱教育傳遞音樂與藝術教育的熱情與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