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愛傳下去!越南新住民回饋臺灣 每月分送百個愛心便當

來臺17年的41歲越南新住民楊美鳳(左二),行有餘力決定回饋社會,每個月將利用餐廳的公休日,與員工一起製作100個結合臺式、越式的愛心便當,分送給有需要的人,讓愛傳承下去。(洪榮志攝)

來臺17年的41歲越南新住民楊美鳳(中),行有餘力決定回饋社會,每個月將利用餐廳的公休日,與員工一起製作100個結合臺式、越式的愛心便當,分送給有需要的人,讓愛傳承下去。(洪榮志攝)

來臺17年的41歲越南新住民楊美鳳,爲貼補家用創業開餐廳,如今生意上軌道,感念受到許多臺灣人的幫忙,行有餘力決定回饋社會,每個月將利用餐廳的公休日,與員工一起製作100個結合臺式、越式的愛心便當,分送給有需要的人,讓愛傳承下去。

楊美鳳是越南南越同奈省華人,來臺17年,育有1名16歲的女兒。剛嫁到臺灣時,她曾經做過翻譯、作業員、飯店廚工,還曾在牛肉麪店打工。爲想兼顧家庭,2021年4月先在南區新建路創業開餐廳,後因房東收回店面,今年2月遷移到新孝路擴大營業。

「我是吃百家飯長大的」,楊美鳳表示,小時候家裡窮,全靠外公外婆養大。由於成長期間,左鄰右舍有吃、有用的,都會拿給她,她的心裡從小種下長大後要回饋社會的種子。

楊美鳳說,越南很多地方的廁所旁邊都有「捐獻箱」,很多人會不時佈施米、油、日用品給需要的人,還會在馬路邊發便當給窮苦的人。有感於來臺17年,受到許多臺灣人的支持、幫助,她決定行有餘力,回饋臺灣社會。

楊美鳳萌生回饋的念頭後,第一時間找上「孃家」的社團法人臺南市新住民關懷服務協會理事長邱素禎,並透過對方的介紹,聯繫市議員林美燕,3人討論如何完成善舉後,決定利用每個月第一個星期一的餐廳休息日,請員工一起製作100個結合臺式、越式美食的愛心便當,並送到南區中華西路一段332號新住民關懷協會現場發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