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髮劑有致癌性?醫解答:標榜3功效要少用

許多人會透過染髮來遮蓋白髮,但染髮劑是否具致癌性一直備受關注。(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許多人會透過染髮來遮蓋白髮,但染髮劑是否具致癌性一直備受關注。對此,中醫師、頭皮養護專家陳信宏表示,國際癌症研究中心目前將染髮劑歸爲第3級致癌物,意即目前尚無確切證據證明染髮與癌症之間存在直接關聯。不過,他仍提醒,應適度控制染髮頻率,並減少使用標榜速染、持久或簡易等功效染劑,以降低潛在風險。

染髮劑是否會致癌?陳信宏在個人粉專發文說明,若單純皮膚接觸,目前尚無關聯。然而,染髮劑的部份成分對苯二胺類化合物,在動物實驗中經口餵食後,確實有致癌風險,但在皮膚試驗中的致癌性仍具爭議。爲此,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目前將染髮劑歸爲第3級致癌物,代表染髮與癌變兩者之間,並無一致相關性。

雖然染髮並不一定會致癌,但陳信宏強調,也沒辦法完全排除無相關性,且染劑中的過氧化氫與氨的成分,確實也會對頭皮與毛髮造成傷害。他建議,染髮頻率應以1季1次,約2~3個月染髮一次爲宜。另外,應減少使用「永久性染劑」與「較深色(黑、褐)」染劑,以及染髮期間也該減少抽菸與飲食,避免誤食染劑。

至於該如何選購染髮劑?陳信宏說,應選購具國家許可字號及完整標示的產品,並避免使用含較多不同致敏物質的產品(如對苯二胺類化合物、過氧化氫或氨等)。此外,市售標榜「速染」、「持久」或「簡易」等功效染劑,多半會加入其它化合物成分,也應儘量減少使用。

談及染髮前保護前置作業,陳信宏表示,應減少讓染劑接觸到頭皮,除了可以在上染劑時,技巧性地跟頭皮間隔一點距離之外,也可在染髮前,適時塗擦隔離材質保護頭皮,如凡士林或蘆薈露等,期間適度以指腹按摩頭皮,以助頭皮能均勻覆蓋頭皮隔離材質,待5~10分鐘後,再開始進行染髮。

染髮後,陳信宏指出,洗頭時應以成分溫和,且天然單純的洗髮精較佳,搭配溫水清洗,並適度按摩頭部。洗完頭,可先以毛巾吸收過多的頭髮水分,其後再以溫暖微風適度幹發,最能達到養髮與護髮的最佳效果。他提醒,染燙後務必注意充足飲水,增加體內代謝,並補充足量蔬果,以減少皮膚,或身體發炎等過敏熱症反應。

★《中時新聞網》:吸菸有害健康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戒菸專線:0800-636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