羣聯潘健成:AI走向邊緣化勢不可擋 儲存控制器成轉型關鍵
羣聯(8299)執行長潘健成15日指出,AI朝向邊緣運算髮展已勢不可擋,儲存型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與AI的結合,正從「間接」邁向「直接」關聯,未來將成爲推動產業數位轉型的關鍵力量。
潘健成強調,羣聯將持續深化AI晶片與儲存控制器的整合,提供可負擔、可信賴且本地化的邊緣AI解決方案,協助百工百業邁向智慧轉型。
潘健成15日出席「2025 AI創新應用論壇」,並以「邊緣AI數位轉型,羣聯aiDAPTIV+方案好行」爲題發表專講,釋出以上訊息。
潘健成直言,羣聯過去兩年未刻意「蹭AI」,曾遭外界質疑「太笨」,但他強調:「AI只有在進行推論(inference)併產生大量資料後,才真正需要儲存裝置。」如今透過參與模型後訓練(post-training)階段,羣聯已成功找到與AI更緊密整合的切入點。
他透露,羣聯工程團隊針對多個大型語言模型(LLM),如LLaMA、千問、DeepSeek等,進行實測後發現,若未經過後訓練,模型答對率僅約八成,「問五題可能錯一題,這樣根本無法用在實際的邊緣應用」。他強調,要讓AI真正走進產業與生活,首要是大幅降低導入門檻。
談到企業導入AI的成本障礙,潘健成指出:「若一個AI專案初期就要投入300萬元,企業主可能會考慮三年;但若只需1、200萬元,可能三天就會嘗試。」他也提到,雲端方案雖方便,但存在隱私與費用問題,使邊緣AI成爲更具實用性的發展方向。
在推動AI落地應用方面,羣聯積極結合教育與產業場域。目前已與臺灣科技大學、中國醫藥大學及其合作單位長佳智能合作,推動AI應用進入校園及企業現場,並聯手推出企業導向的解決方案,加速AI在地化實踐。
羣聯亦投入補教事業,發展AI教育解決方案,藉此強化AI基礎知識普及與人才培育,擴大AI應用的社會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