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資控股徐福記,雀巢在打什麼算盤?

與徐福記的關係持續14年後,雀巢決定更進一步。這家全球食品行業巨頭近日宣佈,收購徐福記剩餘40%的股份。這意味着自2011年雙方首次攜手以來,合作關係邁向全新階段,雀巢將實現對徐福記全資控股。

就徐福記而言,近幾年其市場表現不錯。2024年財報中,雀巢提到了徐福記在糖果領域作出的貢獻。同時,國內糖果市場正在理性迴歸,消費者對於糖果“不健康”的觀點正在改變。雀巢此次動作,映射出的不僅是兩品牌戰略佈局的調整,更預示中國糖果零食市場新一輪變革開啓。

100%控股徐福記

3月3日,雀巢宣佈已與徐氏家族達成協議,收購徐福記剩餘40%的股份,從而實現全資控股。徐福記是中國領先的糖果糕點製造商和銷售商,由來自中國臺灣的徐氏四兄弟1992年創立。2011年,雀巢宣佈以17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徐福記60%的股份,結成合作夥伴關係,爲徐福記品牌系列提供配方、研發、質量控制等方面的技術和市場支持。交易完成後,徐福記從新加坡證券交易所退市,但徐氏家族保留40%的股份,繼續參與公司運營。

根據雀巢發佈的消息,自加入雀巢大家庭以來,徐福記逐步轉型爲“國民經典零食品牌”,深入日常消費場景,從以沙琪瑪和糖果爲主的產品組合擴展到多品類,例如果凍、糕點、奇巧巧克力以及最近推出的美祿運動餅乾等。通過此次交易,徐福記將更廣泛、更便捷地獲取雀巢的全球品牌和產品資源,以實現增長目標。雀巢也可以通過徐福記的既有優勢,特別是其強大的分銷網絡,發展國內的零食和糖果業務。

徐福記官網信息顯示,其主要生產基地在廣東東莞,主要生產糖果、糕點、沙琪瑪、巧克力及果凍等休閒糖點食品,散、包裝類近800個款式。徐福記在全國擁有8大分部、58個大區、超過3500家經銷商,服務超過200萬家終端門店,銷售網絡覆蓋全國,並出口至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東南亞、大洋洲、歐洲、非洲等國家和地區。

雀巢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張西強表示:“此舉將徐福記的高效運營和創業精神與我們經過驗證的創新能力相結合,能夠加速徐福記品牌的增長,並進一步加強雀巢在中國的市場表現。此舉也展現出我們對中國市場的長期承諾,將會增強我們在這個充滿活力的市場發展國際和本土品牌的能力。”

雀巢的取捨

徐福記並非雀巢在中國市場收購的首個品牌。此前銀鷺也曾被雀巢收購,但與徐福記不同,收購不到10年,雀巢就出售了銀鷺,銀鷺也回到創始人手中。

銀鷺與雀巢的淵源可以追溯到2005年,當時銀鷺是雀巢即飲咖啡在中國的受委託加工方。2011年4月,雀巢收購銀鷺60%的股份,成爲控股股東。2017年、2018年,雀巢又兩次追加投資,拿下銀鷺100%的股權。當時的雀巢官網信息顯示,銀鷺產品適合中國消費者的口味和習慣,對雀巢在中國的現有產品系列是一個很好的補充。

但2020年3月12日,有消息稱,雀巢已聘請摩根大通幫助其處理銀鷺食品集團出售事宜,出售金額可能達10億美元,雀巢方面當時迴應稱不予置評。而在不久之後的4月,雀巢表示,將對銀鷺花生牛奶和銀鷺罐裝八寶粥業務進行戰略性審視,包括出售的可能性,目的是確保銀鷺業務的長期增長和成功。

2020年11月25日,雀巢宣佈同意向Food Wise有限公司出售銀鷺花生牛奶和銀鷺罐裝八寶粥在華業務。該交易包括銀鷺食品集團位於福建、安徽、湖北、山東和四川的5家企業的全部股權,預計交易2020年底完成。據介紹,Food Wise有限公司由銀鷺創始人陳清水家族控股。雀巢稱,選擇Food Wise接手,是因其能夠在平穩過渡的同時,保證銀鷺業務的長期成功。

相較於雀巢出售銀鷺的決絕,徐福記的待遇要好得多。自2021年開始,徐福記就頻繁出現在雀巢財報中。在2024年財報中,雀巢稱,儘管消費需求疲軟,且在多個品類均面臨激烈的價格競爭,大中華大區每個季度的實際內部增長率均爲正值,爲增長打下堅實基礎。這一表現得益於在關鍵品類中推動更快的創新,並調整深度分銷和渠道策略,以捕捉新的增長機會。其中,在徐福記和脆脆鯊的穩健增長,以及新品上市和電商增長的推動下,糖果業務實現中個位數增長。

公開資料顯示,爲了避免春節斷貨,徐福記總裁劉興罡曾宣佈,2024年-2027年,投資6億元擴充產能。2024年春節,徐福記新年糖銷量同比增長57%,其中,酥心糖銷量同比增長近兩成,禮箱大漲210%。

營銷專家路勝貞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徐福記的品牌效應仍然非常良好,具有投資價值。而且徐福記已經從單一糖果向點心、烘焙食品、乳製品發力,而且會進一步向飲料、佐餐等大食品方向轉移。雀巢不是單純爲了糖果,而是爲全品類食品延展做準備。

糖果行業的去向

消費者的需求變化,一度讓糖果這類甜食被“拋棄”,但2023年以來,市場出現回暖跡象。消費者對“無糖化”的追求逐漸趨於理性,不再完全摒棄糖果,而是轉向低糖、減糖及功能性產品。

中國糖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1月底,2024/25年製糖期(簡稱“本製糖期”)已有15家糖廠停機(甜菜糖廠12家,廣西甘蔗糖廠3家),雲南省有6家糖廠尚未開榨。本製糖期全國共生產食糖749.28萬噸,同比增加162.52萬噸,增幅爲27.7%;全國累計銷售食糖373.5萬噸,同比增加61.79萬噸,增幅爲19.82%。此外,預計2024年我國主要含糖食品總產量約爲10522萬噸,較2023年的10120萬噸增長402萬噸,增幅爲3.97%。

糖果產品正在復甦,目前中國糖果行業呈現跨國公司、外資企業、國內企業相互競爭的格局。第一梯隊爲跨國公司及外資企業,憑藉其強大技術、規模、品牌優勢,在高端市場佔據領先地位;第二梯隊爲掌握一定核心技術、具備較大規模和一定品牌知名度的少數國內企業;第三梯隊爲規模較小的民營企業。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現存在業、存續狀態的“糖果”相關企業超過9.4萬家。從企業年度註冊數量趨勢來看,截至2020年,糖果相關企業呈逐年增長態勢,並在2020年達到頂峰,年度註冊企業約爲1.2萬家。而2025年以來,新增註冊相關企業約4200餘家。從地域分佈來看,廣東省、福建省、湖南省3地相關企業位居前列,分別擁有2.6萬餘家、1萬餘家、6000餘家,山東省、河北省位列其後。

糖果生產企業的業績也在上升。根據報道,糖果品牌阿麥斯在抖音電商的營收目標比去年增長3倍。徐福記是靠新年糖起家,全年40%左右的銷售來自春節。尼爾森零售研究數據顯示,在2024年的大賣場超市渠道,徐福記散裝糖、散裝巧克力、散裝糕點三大品類位居市場第一,散裝果凍位居第二,其中,散裝糖、散裝巧克力的市場佔有率均超過30%。知名巧克力企業費列羅集團在2024財年繼續保持強勁增長,營業額同比增長8.9%,達到184億歐元。

事實上,糖果行業正從傳統硬糖、軟糖向多元化形態升級。功能化產品成爲亮點,如添加益生菌、膠原蛋白、葉黃素的軟糖,既滿足甜食慾望,又提供營養補充。路勝貞表示,糖果行業向基本化、分層化、多業態化方向發展,即基本糖果產品滿足基礎市場需求,差異化產品滿足不同圈層消費需求,多業態產品滿足企業全品類發展需要,爲自己提供持續發展動力。

新京報記者 王子揚

編輯 李嚴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