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蘋果Q3業績會實錄:中國市場表現亮眼 iPhone16系列換機率創新高
來源:新浪科技
蘋果公司今天發佈了該公司的2025財年第三財季財報:總淨營收爲940.36億美元,同比增長10%;淨利潤爲234.34億美元,同比增長9%。公司第三財季大中華區營收爲153.69億美元,同比增長4%(注:蘋果財年與自然年不同步,2024年10月至2025年9月爲2025財年)。
財報發佈後,蘋果管理層召開電話會議,蘋果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Tim Cook)、首席財務官凱文·帕瑞克(Kevan Parekh)參加會議並回答了分析師提問。
以下爲本次電話會議分析師問答環節主要內容:
高盛分析師Michael Ng:我的第一個問題有關換機率。我看到今年公司在iPhone、Mac、Apple Watch等類目上的換機率創下新高,讓我們都覺得特別振奮。我想請問管理層,您認爲換機率的強勁表現背後原因有哪些?是因爲公司整體表現強勁?還是因爲用戶基數的增長?按照您目前手上的數據來看,今年換機率表現特別突出的原因有哪些?或者說哪些功能吸引了用戶選擇換機、升級?比如產品功能、購機需求提前釋放或者是Apple Intelligence?
我的第二個問題有關公司今年的資本支出。根據我看到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公司今年的資本支出較以往有明顯增加。能否請管理層與我們簡單分享一下公司今年、明年的資本支出計劃,談一談推動支出增長的因素?比如與人工智能技術研發相關?還是說由於供應鏈更多元造成了資本支出的增加?
凱文·帕瑞克:資本支出增加的背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正如蒂姆在簡報中提到的,帶動資本支出增加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驅動因素是我們大幅增加了對人工智能技術的投資。當然,支出增加的背後還有很多其他因素,包括我們一直在投資私有云計算、建設蘋果自己的數據中心等等;此外,我們還採取了“混合投資”戰略,在某些情況下,我們會與第三方合作投資,同時也在進行內部投資;有時我們也會在基礎設施、工具等方面進行適當投資。
因此,大家可以看到公司的資本支出確實有所增加。但總的來說,這些支出增長中的很大一部分來自與人工智能技術相關的投資。
蒂姆·庫克:iPhone方面,大家可以看到iPhone 16系列的銷量相比去年同期的iPhone 15系列實現了雙位數增長,換機率創下新高。在我看來,這要歸功於蘋果產品的強大實力與優異性能。
Mac方面。我們看到Mac的換機率也同樣創下新高,越來越多的用戶選擇購買配置蘋果自研芯片的Mac產品。可以說,蘋果芯片在推動用戶換機、升級方面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本財季的表現確實讓我們非常驚喜。你問題中還提到了“購機需求的提前釋放”。按照我們的估算,在四月份的總購機量中,有大約1個百分點(總量爲10個百分點)來自用戶購機需求的提前釋放。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Erik Woodring:蒂姆,在三月財季的財報發佈不久後,我看到有報道稱,四月份蘋果Safari瀏覽器的搜索量出現了二十多年來的首次下降。我看到本財季公司的服務業務增長了13%,似乎四月份的趨勢並未影響到本財季的其他月份。能否請管理層與我們分享一下本財季其他月份的具體表現情況?我們是否可以認爲,隨着人工智能平臺戰略價值的提升、受歡迎程度的加大,蘋果的搜索產品正在逐漸失去一定的戰略價值?
蒂姆·庫克:我並不這麼認爲,我相信我們搜索產品的價值是不言而喻的。用戶行爲是在不斷變化的,我們也會對此密切關注。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Erik Woodring:蒂姆,我的第二個問題想請您與我們分享一下蘋果在中國市場的表現。我記得在今天早些時候的採訪中,您提到蘋果在中國市場進行的一系列營銷活動爲產品銷量帶來了順風影響。回顧過去一段時間中國市場的表現,能否請您與我們分享一下中國市場對iPhone 16系列產品以及蘋果其他產品的需求與興趣?目前,中國市場對蘋果產品的需求是否正在發生變化?這種變化是暫時的,還是您長久以來觀察到的趨勢?
蒂姆·庫克:本財季,我們在大中華區的銷售額較上一財季增長了4%。這主要得益於iPhone銷量的增長。當然,我們也觀察到Mac的銷量同樣實現了同比大幅增長。
在本財季,中國政府對部分產品發放了“國家補貼”,這確實爲我們的部分產品帶來了積極影響,但並非全部產品都享受“國補”待遇。補貼政策貫穿整個財季(補貼政策是在上財季中旬出臺,因此本財季是第一個完整享受“國補”政策的財季),所以我們確實觀察到了“國補”對我們的積極影響。
此外,本財季我們在大中華區的iPhone安裝基數創下了歷史新高。根據Worldpanel(原Kantar)的數據,中國大陸地區的iPhone升級用戶數在6月財季創下新高;在中國城市地區的手機銷量排行中,iPhone佔據前三。這些表現都非常了不起。
其他產品方面,比如Mac、iPad以及Apple Watch,我們發現中國大陸地區許多消費者都是第一次購買上述產品。還有一項很有意思的數據是,MacBook Air目前是全中國最暢銷的筆記本電腦;Mac mini則是中國市場最暢銷的臺式電腦。
總而言之,本財季我們在中國市場的表現非常積極。
Melius Research分析師Ben Reitzes:蒂姆,我的第一個問題有關Siri以及公司對人工智能技術的投資。大家普遍認爲,Siri的研發將有助於推動公司其他新產品的發展,用戶對AI語音助手的需求也比較迫切。我的問題是,對“明年推出搭載AI技術的Siri語音助手”這件事您是否有信心?爲了加速這一進程,公司內部目前採取了哪些舉措?前面提到的人工智能技術投資是否與之相關?我很好奇您對該項目的態度以及目前的項目進展。
蒂姆·庫克:在打造更個性化的Siri語音助手方面,目前我們進展順利,預計會在明年向用戶推送相關功能。
正如我們之前與大家分享的那樣,從人工智能的角度來說,我們的關注重點始終是將深度個性化、私密安全的人工智能功能無縫集成至整個平臺。截至目前,我們已經推出了20多項Apple Intelligence功能,從視覺智能(Visual Intelligence)到“背景橡皮擦”(Clean Up),再到寫作工具等等,這些功能都體現了我們一貫的邏輯。
目前我們仍在大幅增加投資。從6月財季的數據顯示,我們對人工智能相關的投資數額不小,9月財季仍會持續追加投資。當然,我們不會與大家披露具體的數字,但我相信從業績指引中大家可以有自己的判斷。此外,我們也在對公司內部人員進行重新分配,以便更好地專注人工智能功能的研發。我們的團隊非常優秀,且大家都願意全力以赴。
至於蘋果旗下的其他產品,今天我不想發表過多評論。我能說的是,我們未來的產品路線圖一定會讓大家非常興奮,我對此也特別期待。
Melius Research分析師Ben Reitzes:我的第二個問題有關下一財季的整體收入指引。我相信管理層給出的指引是你們目前所能給出的最佳預期。但我想換個角度來看:爲什麼管理層認爲下一財季的收入會放緩?如果公司的服務業務增長率仍能保持在13%上下,爲什麼下一財季收入增速會不及本財季?管理層給出的指引是否過於保守?另外,如果貨幣環境在未來持續改善,或者說維持現狀,管理層仍然認爲下一財季的收入增速會回落到高個位數的水平嗎?您給出這樣的預測是否有些保守?如果不是的話,能否請您詳細拆解一下,究竟是哪些因素讓您給出這樣的收入預期?
凱文·帕瑞克:情況是這樣。在本財季給出的收入指引中我們提到,新一季度的收入增速將保持在中高個位數的水平。具體影響因素包括兩點。
首先,蒂姆前面也提到,受關稅談判的影響,有一部分消費者需求被提前釋放,這部分銷量大約在1個百分點(總量爲10個百分點)左右。其次,得益於iPad產品的發佈,去年整個九月季度均受到積極影響。所以去年的情況與今年完全不同,這也導致很難進行同期對比。
我希望大家能把上述兩個因素考慮在內。從第三財季過渡到第四財季,我認爲外匯變化爲我們帶來的順風影響非常微小,並不會從根本上影響我們的收入預期。
美銀美林分析師Wamsi Mohan:蒂姆,您前面提到公司的服務業務將保持目前的增速,但前提是法院裁決谷歌可以繼續向蘋果支付費用(指美國司法部對 Google的反壟斷訴訟)。考慮到這部分收入在公司服務業務中的利潤佔比,如果情況發生變化,管理層有哪些應對方式?
蒂姆·庫克:法院如何裁決我無法預測,我也不想在這裡探討一個未知的結果以及我們後續會採取哪些行動。
美銀美林分析師Wamsi Mohan:那我們能做的就只有等待法院裁決了。蒂姆,我的第二個問題比較宏觀。考慮到目前層出不窮的新型設備交互方式以及未來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有人擔心,未來用戶對帶有顯示屏的設備依賴程度可能會大幅減少。
對此您有什麼看法?您認爲這種情況會發生嗎?如果會的話,您預計這種情況發生的速度、節奏如何?爲了應對這種可能發生的情況,蘋果公司都做了哪些準備?
蒂姆·庫克: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大家可以先想一想iPhone的功能:從人與人之間的聯結,到賦能程序應用、遊戲體驗,到拍攝照片、視頻,再到幫助用戶探索世界、管理財務、實現支付功能等等,大家其實很難想象一個沒有iPhone的世界。
當然,我並不是說我們沒有考慮您問題裡提到的可能性。但我更傾向認爲,不同的設備之間會是互補的,而不是替代關係。
Evercore ISI分析師Amit Daryanani:蒂姆,按照管理層給出的關稅預期,9月財季的關稅大概在11億美元。假設關稅維持在當前水平,或者說隨着“232調查”的推進,這將如何影響公司的損益表?管理層計劃採取哪些措施來抵消這一不利因素的影響?
蒂姆·庫克:我們目前給出的預期只是對關稅成本進行估算,因爲我們要考慮成本的環比上漲、產量的環比上漲,另外上一季度我們也做了一定的提前量。基於這幾個原因,我們對關稅成本預期進行了上調。
至於你問題裡提到的應對措施,目前我們仍在努力優化供應鏈。此外,我們還在美國推進了許多工作,比如公司承諾未來四年將在美國投資超5000億美元;目前我們已經把一部分芯片生產工作轉移到亞利桑那州;我們還在全美12個州、24家工廠生產半導體,當然,還有很多其他項目也在穩步推進中。大家可能也看到了,上週我們官宣了對MP Materials的投資(蘋果宣佈對美國最大稀土礦商MP Materials投資5億美元)。
總而言之,我們將持續探索上述領域,尋找更多機遇來抵抗風險。這也是一直以來我們的目標與原則。
Evercore ISI分析師Amit Daryanani:公司服務業務的增速表現確實非常不錯,達到了13%,尤其是在如此激烈的競爭下能達到這樣的成績,確認讓整個行業都印象深刻。我的問題是,經歷了Epic Games針對公司的反壟斷訴訟,從公司的角度來說,目前的監管環境有哪些顯著變化?
凱文·帕瑞克:綜合來看,本財季我們的服務業務表現非常強勁。服務業務營收創下歷史新高,達到了274億美元,增速達到13%。我們的服務業務覆蓋廣泛,在新興市場的表現同樣出色,在全球多個地區均實現了雙位數增長。此外,像雲服務等產品也都實現了環比加速增長。在前面的簡報中我也提到,我們的服務業務收入創下歷史新高。
需要注意的是,受判決影響,我們在6月財季剛剛引入了法院要求的一系列App Store調整,具體會帶來哪些影響我們暫時無法提供詳細信息。總體來看,蘋果App Store在美國市場表現依舊亮眼,實現了雙位數增長,創下歷史新高。因此,我們將持續關注上述變化對公司業務的影響。當然,我們也會保持創新,確保App Store能始終爲用戶提供更好的體驗、爲開發者帶去更多機遇。
瑞銀分析師David Vogt:能否請凱文爲我們詳細拆解一下本財季推動iPhone銷量增長的具體因素?iPhone 16系列其實上市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即便是把營銷活動考慮在內,相比以往同期,往年的6月財季也不會有如此強勁的產品需求。因此,能否請您與我們談一談,除了促銷活動外,您認爲還有哪些因素帶動了本財季iPhone銷量的大幅增長?
凱文·帕瑞克:關於你的第二個問題。正如蒂姆所說,我們相信,本財季iPhone銷量創下6月財季新紀錄,這背後的原因在於我們強大的產品組合與優異的產品表現。相比iPhone 15系列,iPhone 16系列的整體表現更爲出色。此外,近期我們還推出了iPhone 16e,持續推動整個iPhone 16系列的成功。
TD Cowen分析師Krish Sankar:我的問題有關iPhone在中國市場的渠道庫存以及消費者需求提前釋放所帶來的影響。能否請管理層爲我們介紹一下6月財季iPhone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以及庫存情況。展望9月財季,管理層認爲庫存趨勢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蒂姆·庫克:回顧本財季的iPhone渠道庫存,大家可以看到我們有意減少了庫存。目前的渠道庫存量接近我們目標區間的下游。
凱文·帕瑞克:你還問到了需求提前釋放所帶來的影響。我們確實觀察到了明顯的消費者需求提前釋放跡象,特別是在四月份前後的關稅談判期間。這爲我們帶來了大約1個百分點(總量爲10個百分點)的銷量增長。我們本財季也只能觀察到這些影響。
TD Cowen分析師Krish Sankar:蒂姆,我的第二個問題有關公司長期的業務發展。我很好奇您對邊緣設備人工智能的看法。有部分業內人士認爲,未來LLM(大語言模型)可能會成爲一種商品。在您看來,LLM未來會成爲iOS系統的一部分嗎?還是說SLM(小語言模型)纔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在未來的人工智能世界,您認爲邊緣設備將如何演變?
蒂姆·庫克:就蘋果公司而言,我們認爲人工智能技術或許是我們這一生面臨的最深刻、最革命性的技術之一,它將會對所有設備產生重大影響。至於說LLM或是SLM究竟在未來是否會成爲商品,我今天在這裡不想過多地探討這個問題,因爲這可能會泄漏我們未來的戰略部署。但這是個非常值得思考的問題。
富國銀行分析師Aaron Rakers:我的第一個問題想問凱文。從貨幣影響的角度來看,本財季公司的收益有多少來自匯率利好?相比去年同期,展望9月財季的業績指引,管理層預計其中有多少收益會來自匯率利好?
我的第二個問題有關公司的資本支出。很明顯,公司的資本支出還處在上升階段。我知道管理層不會與我們分享具體數字。但從整體來看,隨着公司逐漸將注意力轉向人工智能技術,公司的資本支出數額(目前年度支出已經接近40億美元)是否會持續上升?能否請管理層與我們分享更多細節?
凱文·帕瑞克:首先,關於外匯的問題。從本財季(第三財季)的情況來看,同比來說,外匯變化對我們的業績影響微乎其微;從收入增長和毛利率的角度來說,外匯對我們同樣幾乎沒有影響。展望接下來的第四財季,正如我之前提到的,外匯變化對收入、毛利率帶來的利好都相對較小。
關於你的第二個問題。前面蒂姆和我都提到了類似的回答,資本支出方面,我們仍在大幅增加對人工智能技術的投資。這種支出增長不會是指數級的增幅,但增幅還是會比較大。很大一部分資本支出將流向公司對人工智能技術的投資。當然,我們也會同時投資其他項目,比如基礎設施、直營門店等等。但總的來說,大部分資本支出還是會用在與人工智能技術相關的領域。另外我想提醒大家的是,我們一直以來都秉持着“混合投資”模式,即我們不僅會投資公司自己的基礎設施,還會投資建設第三方基礎設施。
花旗銀行分析師Atif Malik:蒂姆,在本財季早些時候的WWDC大會上,您向我們展示了對Vision Pro的重要更新,包括小組件(Widget)功能、自影像(Personas)以及更多創作場景。我的問題是,目前公司對Vision Pro的重心仍然放在企業應用上嗎?還是說管理層計劃擴大Vision Pro的應用場景,將其和更多設備綁定?
蒂姆·庫克:我對團隊發佈的Vision Pro的新一代操作系統visionOS 26非常興奮。新一代Vision Pro操作系統包含非常多新功能,比如小組件功能,方便用戶自定義他們的虛擬空間;Persona人像逼真度大幅提升。此外,我們還爲企業用戶提供了新的企業API。正如凱文在前面簡報中提到的,這些功能得到了包括CAE(加拿大航空電子公司)等用戶在內的認可。
我們將對visionOS 26的發展保持高度關注。今天我不想過多地分享產品路線圖,但我們高度看好Vision Pro的發展前景。
花旗銀行分析師Atif Malik:從過往經驗來看,蘋果很少會做大型併購。我的問題是,如果公司想要快速、大力發展人工智能技術,管理層是否會考慮併購更多科技公司?還是說更傾向於獨立自主研發?
蒂姆·庫克:截至目前,今年我們已經收購了大約七家公司,這些公司來自各行各業,並非全部都與人工智能相關。基本上每隔幾周我們就會收購一家公司。
當然,如果對方公司能夠加速實現我們的產品路線圖,我們非常樂意與其進行收購談判。從公司規模來說,我們不會拘泥於對方公司的規模大小,但今年我們收購的公司規模都相對較小。在每次收購前,我們都會問自己:這家公司是否會幫助我們加速實現預期的產品路線圖?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們就會進入收購談判階段。但今天我們還沒有新消息與大家分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