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5月在華表現亮眼將迎業績拐點? 高盛潑冷水:未來恐難持續

財聯社7月8日訊(編輯 馬蘭)蘋果今年以來受到美國關稅、競爭加劇以及在AI領域表現落後的影響,其股價累計下跌了14%,這也讓很多投資者對該公司未來的業績感到擔憂。

然而,蘋果iPhone產品5月在中國市場取得了意外的增長,而且是自去年5月以來其銷售數據首次超越中國的國產手機品牌。高盛報告認爲,上佳銷售業績背後的一個重要推動力,就是蘋果在中國電商的618購物節中適時地下調了價格,爲其創造了銷售優勢。

這也讓一些分析師預測,蘋果在中國這一關鍵市場可能迎來業績拐點。但高盛預計,蘋果的優異表現未來可能無法維持。

拐點?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數據顯示,在5月份,外國品牌手機在中國的銷量下滑幅度小於中國整體智能手機市場的下滑幅度。由於蘋果在外國品牌手機中佔據了相當大的市場份額,這一數據也被廣泛視爲蘋果在華銷量的風向標。

具體來看,中國市場5月智能手機整體出貨量同比下降22%,而外國品牌在中國出貨量僅下滑了10%。高盛指出,這是外國品牌一年以來首次“跑贏”中國整體市場。

高盛解釋稱,由於蘋果在618購物節之前加大了折扣促銷力度,且iPhone 16 Pro獲得了中國政府的智能手機補貼資格,帶動了該型號在5月的銷量。

然而,儘管蘋果等海外品牌也受益於中國的國補政策,但高盛認爲,長期來看,這一反彈可能無法維持。

數據顯示,中國5月的智能手機市場環比萎縮了5%,可能意味着消費者還沒有進入到大規模更換智能手機的大週期之中。

此前,行業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報告稱,蘋果在今年第二季度於中國大陸市場實現了iPhone同比增長的業績,這是自2023年第二季度以來首次增長。

當時就有分析師預測,若蘋果可以把握這一時機,該品牌在中國市場的增長勢頭可能將持續到下個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