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臺第一!信義區「行人優先區」上路 里長:車速慢了

臺北市信義區的嘉興裡175巷9弄爲全臺第一處「行人優先區」上路區域,透過瀝青彩色鋪面及減速丘,有效降低車速。北市交通局表示,未來優先區將持續延伸。(北市交通局提供/徐佑升臺北傳真)

交通部於2024年公告實施「行人優先區」,位於北市信義區的嘉興裡175巷9弄去年10月成爲全臺第一處上路區域,透過瀝青彩色鋪面及瀝青減速丘,有效降低車速。嘉興里長鄭智耀表示,車速確實下降,也讓巷弄汽機車停車數量減少,近期陸續完成不同顏色的瀝青鋪面,讓駕駛明顯辨別區域。北市交通局表示,未來優先區將持續延伸,並透過試辦讓更多里長願意加入。

交通部去年依行人交通安全設施條例施行細則推出「行人優先區」政策,於優先區路段設置起點告示牌及減速丘,並限速20公里、禁鳴喇叭。特別之處在於,優先區內行人不行無需靠邊,在該區段馬路都能任意行走,肇事責任一律都歸屬駕駛方;而「行人友善區」則以行人動線優化爲主,並無罰則,兩者因地制宜設置。

目前嘉興裡175巷9弄於街口處設置「行人優先區起點」告示牌及瀝青減速丘,並透過彩色相間的瀝青鋪面,充分警示駕駛行車減速注意行人,並透過減速丘主動使車速減緩。

鄭智耀表示,設置行人優先區起因是裡內緊靠基隆路二段、信安街等車流龐大路段,常會有汽機車因趕時間「抄小路」快速行進,但也難以禁止。此外,該路段寬度不足,難以施作綠色的標線行人行道,所以在討論後,「乾脆全部都變成人行道」,讓行經車輛主動禮讓,並促成試辦計劃。

鄭智耀指出,初步設計時與交通局、新工處等再三研議,光是瀝青彩色壓花鋪面就用了3種不同顏色,因爲擔心若駕駛一開始駛入習慣顏色後,車速又提高,才採用不連貫性的色調。他強調,優先區設置完成後,停車情形有稍微減少,行人的空間反而加大,是「意外的驚喜」,後續會推行至175巷2弄延伸區域。

交通局交通管制工程處工務科長林佳睿表示,透過嘉興裡的施作後達到示範效果,周遭部分裡也有意投入。不過行人優先區在施做時需長時間封巷,瀝青減速丘也會影響停車空間,對於里民停車勢必會有影響,需要與相關單位說明及克服。

林佳睿強調,行人優先區是以巷道檢討,有相關設施規範,此次嘉興裡則是將瀝青路面繪製上色彩,預計未來將優先區範圍往南擴大至嘉興街181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