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臺大罷免 謝長廷:是惡的循環 政治應相互妥協

總統府資政謝長廷15日發表「善的循環」再續,針對臺灣大罷免,謝長廷受訪表示,這是不幸事件,臺灣就是因爲「惡的循環」,互相惡,「什麼都通不過,什麼事都沒有辦法做,那就發動罷免」,「民主政治應該是協議政治,不斷的協議」。(遊念育攝)

總統府資政謝長廷15日發表「善的循環」再續,針對臺灣大罷免,謝長廷受訪表示,這是不幸事件,臺灣就是因爲「惡的循環」,互相惡,「什麼都通不過,什麼事都沒有辦法做,那就發動罷免」,「民主政治應該是協議政治,不斷的協議」。

媒體詢問,針對賴清德總統宣佈恢復軍事審判怎麼看?謝長廷說,它的對象看是一般百姓,還是軍人?軍事審判法用在軍人應該不是違憲,但是個人應該有些限制、配,過去像美麗島事件是一般平民接受軍事審判,那時他是抗議的。

而在致詞時,謝長廷提到臺灣的政治有點「恨」,但目前有人推動大罷免,是否支持?謝長廷則說,這個都是不幸事件,臺灣就是因爲「惡的循環」,互相惡,「什麼都通不過,什麼事都沒有辦法做,那就發動罷免,我認爲,這個是惡的循環」。

謝長廷說,理論上是民主政治,「互相有妥協,執政黨也沒有過半,在野黨也是在野、總統也是選輸,所以應該互相協調,民主政治應該是協議政治,不斷的協議,這個比那個單獨過半數更辛苦。」因爲,單獨過半要怎麼樣都可以,但協議是非常辛苦,這也代表我們民主政治的一個提升,走到另一個階段,他希望從這個角度來看。

會中謝長廷也分享他在當高雄市長時推動高雄捷運的過程,當時民進黨席次少得可憐,也是在協議後,才順利通過。

謝長廷也說明,過去曾因覆議案下臺,其實並非因覆議案失敗,是朝小野大,像阿扁時代在臺北市長任內覆議8次,所以這是人民的損失,因爲,一個下臺,另外一個上去,不會構成什麼壓力,怎麼樣讓政治進步纔是重要,覆議也不是總統要下臺,那行政院長下臺,再提一個,對不對?沒有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