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屍民情難改 推定同意制無期

「全屍」民情難改,器捐「推定同意制」路漫漫。(本照資料照片)

今年國內註記預立器官捐贈意願突破67萬人次,我國死後器官捐贈採「知情同意制」,生前需註記意願,才能視爲同意。不少專家倡議效仿國外推行器捐「推定同意制」,但衛福部次長林靜儀表示,過去擔任立委時也曾提出此建議,但華人對死後「全屍」觀念仍在,若要推行,須先改民情。

衛福部統計,我國預立器捐意願人數疫情後回升,2023年約3.1萬人、去年4.6萬人註記器捐意願,今年截至目前則有3.4萬人,累計已破67.8萬人次,近十年國內完成超過萬例器官移植,受贈人數成長3成。

亞東紀念醫院副院長洪芳明觀察,國內器捐風氣稍微進步,但仍停留在一定的量。除器捐人數不高,簽署後到真正捐贈,又是另一道關卡,臨牀危急情況時,即使病人生前說「要捐」,家屬面臨親情糾結常不願接受。

西班牙器官捐贈採「推定同意制」,也就是除非死前反對,否則一律視爲願意器捐,成爲世界器捐率最高國家,不少歐洲國家跟進此制度。若施行,我國器捐人數將大幅提升,國內移植專家也曾倡議。

衛福部次長林靜儀說自己過去當立委時,就曾提議參考國外「推定同意制」,不過臺灣人對於死亡時的「全屍」觀念與歐美不同,若要推行,得先改變民情。

器捐中心董事長李明哲直言,推定同意的倡議者是政府,潛在觀念就是「身體是國家的」。然而,我國民情是否已開化到這個程度?臺灣民衆能認同器官屬於政府嗎?

北醫附醫器官移植研究中心醫師江仰仁直言,衛福部須有通盤規畫,由政府從上而下「宣導」,提升器捐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