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2024年分紅超500億元,國泰君安居行業第一

每經記者:李娜 每經編輯:肖芮冬

在2024年股債市場呈現“雙牛”格局的積極環境下,投資業務作爲核心增長動能持續發力,國際業務藉助跨境資本配置熱潮成爲重要增長極,疊加經紀業務隨市場回暖穩健復甦,這三大業務板塊協同發力,共同拉動了券商行業業績穩步上揚。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與此同時,券商行業回報投資者力度進一步加大,2024年度分紅總額超過500億元。

自營業務支撐券商業績

中證協數據顯示,2024年,券商行業實現自營業務收入1740.7億元,同比增長43%,佔營業收入的總比重爲38.6%。這一數據反映了自營業務對券商盈利的核心支撐作用。

數據顯示,2024年上市券商自營收入突破百億元的券商數量達到6家,而在2023年僅有3家。位居首位的中信證券自營業務收入達到263.45億元,同比增長30.86%,仍然是唯一自營收入突破200億元的券商。與此同時,華泰證券的自營收入也有不同幅度增長。

從增幅來看,中小券商因基數較低,自營業務彈性更大。華林證券2024年自營收入扭虧爲盈,增至3.87億元,同比增幅達到3417%。紅塔證券的自營收入從2023年的3.51億元增至10.5億元,增幅逼近2倍。南京證券的自營收入也增長近140%,爲11.31億元。而部分券商因方向性投資失誤導致虧損,如中泰證券2024年公允價值變動淨收益虧損7.4億元,導致自營業務收入降幅超過50%。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債牛和股市觸底反彈爲券商提供擴表動能。在利率快速下行背景下,除通過債券增厚的投資收益之外,部分公司增配高股息資產。比如廣發證券、東方證券其他權益工具投資中,股票資產規模同比增長135.6%、140.0%。

值得注意的是,在部分券商2024年年報中,關於券商自營業務的描述越來越聚焦多元化策略。中信證券年報就提及股票自營業務模式轉型成果,降低組合波動、非方向性投資佈局和不同的應對策略,實現絕對收益模式的轉型。而在未來發展中,公司也表示要立足於多策略的業務平臺。就具體措施而言,中信證券表示要通過多種非方向性投資策略,降低市場波動對投資組合的影響;結合多種投資策略,形成多元化的投資組合,提高收益的穩定性和確定性,從而實現多元化投資策略。

東吳證券非銀團隊曾指出,客需類業務的發展,推動券商自營業務從方向性向非方向性發展。傳統的方向性投資完全隨行就市,券商不具備逆週期的能力。部分券商積極通過股指期貨、場外期權等工具的運用,發展非方向性投資,弱化了權益市場波動對於公司整體盈利的影響。

此外,該團隊認爲,券商固收類自營在過去幾年實現較高收益,但考慮到目前利率已在歷史低位,繼續下行空間持續縮窄,利率債的黃金時代或已過去。

此外,信用債相關利差均已壓縮至歷史低位,未來配置難度不斷加大。固收“躺贏時代”或已成過去式,將更關注“固收+”機會。而券商自營投資新時代就是優化資產配置效能,聚焦多元化策略。

國際業務成爲重要方向

近年來,國際業務已成爲券商戰略佈局的重要方向,在行業發展中的戰略地位持續攀升。從已披露的2024年券商年報數據來看,國際業務的增長態勢尤爲亮眼,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動能。

2024年,華泰證券以143.402億元的國際業務收入位居榜首,同比增長80.93%,佔營業收入比重也從2023年的21.67%提升至34.58%。這主要得益於出售美國子公司AssetMark的股權交易以及華泰金控(香港)收入同比增加。

與此同時,中信證券國際業務收入達到109.48億元,同比增幅爲16.42%,成爲另一家國際業務收入跨越百億門檻的券商,其佔營業收入的比重小幅提升至17%以上。2024年,中信證券在東南亞、印度、日本等市場持續加大投入,全球化業務佈局進一步拓寬。

從增幅方面看,廣發證券2024年國際業務收入從6.65億元增至13.5億元,增幅達到103.4%。

從營收貢獻來看,2024年,華泰、中金、中信和國投這4家券商的國際業務收入佔營業收入的比重超過10%,對營收貢獻顯著。

此外,國泰海通、中國銀河、廣發證券、招商證券、中信建投、興業證券等券商2024年國際業務收入也實現了正向增長,但佔當年度營業收入的比重仍爲個位數,未來仍有提升空間。

而中金公司、申萬宏源、財通證券、西南證券等券商的國際業務收入2024年則爲下降。其中,中金公司2024年國際業務收入爲53.08億元,同比下降12.63%,佔營業收入比重降至24.88%。

2024年,特別是在IPO(首次公開募股)方面,海外市場的表現尤爲突出。2024年海外IPO規模達到881.47億元,同比增長90.4%。

有券商人士分析指出,2024年證券行業國際化進程顯現顯著的馬太效應,頭部券商依託技術革新、區域市場精耕細作及創新產品矩陣持續強化領先地位,而中小機構在資源約束和週期性波動的雙重挑戰下,生存空間收窄。下一階段,行業競爭將向服務生態體系搭建與全鏈條能力整合方向演進,構建特色化業務模式並強化合規韌性成爲突圍核心路徑。

依託穩健的盈利表現,券商行業2024年度的分紅力度十分可觀。

券商行業2024年年報顯示,在42家上市券商中,天風證券、太平洋證券因可分配利潤爲負,未進行現金分紅;其餘40家券商合計擬實施現金分紅387.40億元。由於上市券商加大2024年中期及三季度分紅力度,2024年度分紅總額已超過500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從分紅規模看,頭部券商表現突出。國泰君安以49.23億元的擬分紅總額居首;中信證券以41.50億元緊隨其後;國信證券、華泰證券、招商證券、廣發證券等頭部機構的擬分紅金額均超過30億元。除信達證券、中原證券、中銀證券外,其餘券商擬現金分紅規模均在1億元以上,體現了行業整體對投資者回報的重視及穩健的盈利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