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資料中心2025大調查:AI浪潮來襲、能源壓力不減,產業機會與挑戰並存

圖片及資料來源:美國商業資訊、Uptime Institute

全球資料中心正處於產業大洗牌的關鍵時刻。根據 Uptime Institute 發佈的《2025全球資料中心年度調查報告》,雖然AI應用、氣候變遷回應和NVIDIA硬體帶來的新機會讓業界蠢蠢欲動,但背後仍伴隨着成本上升、電力供應壓力和人才短缺等現實挑戰。

這份橫跨800多家企業、涵蓋全球多國的調查,是業界連續15年的指標性報告。報告指出,資料中心營運商爲了因應不斷攀升的電力與機架密度需求,正積極規劃現代化升級。但在效率、永續、人力及供應鏈等多方面問題上,大家都還在努力摸索最適解。

AI需求正升溫,業者佈局態度謹慎

調查顯示,約三分之一的資料中心已着手進行AI訓練或推理運算,但大多數仍處於試探階段。對AI新一波的高密度、高耗能需求,業者對資料中心部署地點與NVIDIA GPU帶來的供電挑戰普遍感到壓力。這也影響了現階段產業對大規模擴充的積極度。

同時,資深人才的招募和留任成爲新痛點。隨着產業進入另一波快速成長,不少經驗豐富的高層選擇退休,讓管理層出現斷層,近三分之二的業者坦言在招募與留才上遇到困難。

六大趨勢:從PUE到人力痛點

2025年調查總結出下列產業趨勢:

.成本壓力仍爲最大挑戰,同時對未來容量需求的預測難度明顯增加。

.電源使用效率(PUE)連續六年未見明顯提升,主因在於部分設施老舊與極端氣候影響冷卻效率。

.高密度機架持續上升,10-30千瓦成爲主流,超過30千瓦的應用還不普及。

.永續發展指標報告未見明顯改善,AI推動壓力大於永續報告需求。

.AI應用最被信任於數據分析、預測維護領域,但對用於設置調整、裝置控制、人事管理等則態度保留。

.重大中斷減少但風險仍在,一成事件仍會造成重大損失,顯示持續投資的重要性。

.混合IT成主流,本地機房仍不可或缺

.雖然公有云和代管服務快速發展,但對許多需要穩定高效服務的企業而言,本地資料中心依舊是基礎。調查顯示,目前仍有45%的IT工作負載運行於自有設施,反映出混合IT架構的重要性。

這次Uptime調查也反映出產業面對全球AI、大數據浪潮時的多層次壓力:一方面積極導入創新,另一方面則在能源、成本、人力和永續等課題中尋找突破。未來如何平衡快速成長與永續經營,並穩定吸引與培養新一代人才,將成爲資料中心產業能否持續引領數位基礎建設的關鍵。

《原文刊登於合作媒體三嘻行動哇,聯合新聞網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