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主權基金對陸投資 力道加大

最新調查顯示,全球主權財富基金正轉向主動式管理策略,並加大對中國大陸的投資力度。路透

最新調查顯示,全球主權財富基金正轉向主動式管理策略,並加大對中國大陸的投資力度。此外,各國央行也正多元化準備資產,以因應動盪的全球環境。

資產管理公司景順(Invesco)今年第1季調查83家主權財富基金和58國央行,報告顯示,這些管理資產總額逾27兆美元的主權資產管理機構,正在重新評估被動式指數策略,尤其是聚焦於美股的投資,而各國央行爲因應市場波動,也持續擴大並多元化外匯存底。另外,受訪機構也日益看好中國科技產業前景。

景順官方機構主管林格羅(Rod Ringrow)表示,「管理資產逾1,000億美元的超大型機構,是目前最有意轉向主動式管理的投資者」,以往在可預測的市場環境下,基金偏好被動式操作,如今市場變得難以預測,「是推動機構轉向主動式管理的原因」。

調查顯示,主權財富基金去年平均報酬率達9.4%,打平歷來次高紀錄。然而,市場波動性和去全球化的疑慮加劇,未來十年,市場的主要擔憂來自氣候變遷和主權債務攀升。

受訪的58家央行中,逾七成認爲美國債務攀升正對美元長期前景造成負面影響。儘管如此,78%的央行認爲,美元作爲外匯準備的主導地位,恐需20年以上纔可能被取代,比率遠高於去年的58%。

這項調查是在今年1至3月間進行,在美國總統川普公佈關稅措施的「解放日」之前,也是中國新創公司DeepSeek AI引發市場高度關注之時。

報告顯示,主權財富基金對中國資產的興趣大幅回溫,59%受訪機構計劃在未來五年,提高對中國市場配置,尤其是科技產業。不過,這不代表過去全面性的「搶進中國」情緒重現,而是「反映一種更審慎且聚焦特定產業的策略」。

這也意味着主權機構投資人,正將策略導向中國的半導體、運端計算、人工智慧、電動車(EV)和再生能源基建等特定科技生態系,而非對該市場廣泛的總經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