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投行看好陸股潛力 全球基金有動力重返中國大陸
近日多家國際投行報告唱多中國市場,認爲陸股還有上漲空間。(圖/shutterstock達志)
近日多家國際投行報告唱多中國市場,認爲陸股還有上漲空間。投行高盛稱,在今年中國股市上漲約20%之後,預計還會有更多基本面驅動的上漲,不過高勝重申,牛市可能因事件風險和獲利回吐壓力而放緩。
儘管對於人工智能潛在獲益的問題和爭論已經浮出水面,大多數投資者認可中國人工智能發展將改變遊戲規則,預計人工智慧的廣泛應用將會在未來十年每年提升中國每股收益預測2.5%,並帶來潛在的超過2,000億美元的投資組合資金流入。全球基金有動力重返中國,但美國政策風險仍是掣肘。
摩根士丹利則在短短一個多月內再度上調國企指數、MSCI中國指數和滬深300指數等主要指數預測,分別從8,600點、77點和4,200點,再上調到9,500點、83點和4,220點。
大摩指出,MSCI中國終於步入正軌,在連續13季盈利低於預期後,預計將首次盈利超出預期,而盈利預期下調即將出現轉折點。大摩又稱,中國股市的估值理應與MSCI新興市場相當,從而削減其長期以來的折扣。
大摩分析顯示,MSCI中國指數第四季的收益迄今無論是公司數量還是加權收益,都實現三年半以來的首次淨增長8%。這是全球主要股票市場中第二好的成績,僅次於日本。
大摩建議在中國投資組合中增持A股,而對於非美國投資者,策略師建議逢低買入優質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