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座"超階零碳大樓"在青島投運 年減碳2500噸創建築節能新範式
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24日訊 8月24日,全球首個“超階零碳大樓”——特來電總部基地項目在青島正式投入使用。該建築憑藉多項創新技術,實現了100%綠色電能替代,是我國推動“雙碳”目標實現過程中的重要實踐。所謂“超階”,指的是大樓不僅依靠光伏發電,還融合了梯次儲能電池及新能源汽車放電等多種綠電應用方式,構建出一套高度集成、高效協同的清潔能源供能體系。
該項目於2023年5月開工建設,2025年3月整體竣工,佔地14.33畝,建築面積約4.3萬平方米,建築總高117米,集成特銳德集團多項自主研發創新成果,以“充電網、微電網、儲能網”三網融合爲核心,結合虛擬電廠與極速智能泊車系統,成爲集綠能自給、低碳運營和高效空間利用於一體的首創性示範項目。
這座大樓建築高度達117米,日均用電量約6000度。其東、西、南三立面採用建築一體化光伏玻璃幕牆,如同爲大樓披上了一層“發電外衣”。這些幕牆所產生的直流電可直接供給大樓內部使用,避免了交直流轉換過程中的能量損耗,僅光伏一項就可滿足整棟建築約25%的用電需求,年減碳量近500噸。
更具創新意義的是大樓底部的“隱藏能源”——14組梯次利用的汽車動力電池組。這些電池每日完成一充一放循環,既可吸納光伏發電盈餘,亦可在電網深谷時段以0.22元/度的低價儲存未被消納的清潔電力,用於用電高峰或陰雨天氣,顯著提升電網調節能力。
該大樓通過碲化鎘光伏玻璃幕牆實現日均綠能儲存1500度,提供約25%的綠電替代;同時依託園區的智慧立體車庫,系統每日可選取300輛電動汽車進行放電,貢獻超3000度綠色電能,實現50%的綠能替代。通過“光伏+儲能+電動汽車充放電”協同運行,該項目成功構建園區級虛擬電廠,具備資源聚合、調度響應與輔助交易等多重功能,極大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與系統靈活性。
整座大樓部署近3萬個微型傳感器,構建起覆蓋樓宇全域的感知網絡,並通過數字化IoT平臺實現對設備運行的智慧管控,替代傳統人工運維,綜合節能率達40%。員工可通過無感交互——如人臉識別自動乘梯、離席自動關燈關空調等——顯著提升辦公效率與用能精細化水平。
項目還引入了AI極速立體泊車系統,具備“好、快、安、省、智”五大特點:兼容多種車型,提升停車體驗;配備四重消防與視覺監測系統,保障新能源車輛安全;大幅節省地下空間、建設與運維成本;並通過“雲瞳”AI技術實現無感充電和系統互聯,推動靜態交通數字化升級。
特來電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於德翔表示,該超階零碳大樓不僅每年可消納大量綠電,減少近2500噸碳排放,還通過高度數字化運營使得投資成本降低20%-30%,運營效率提升30%,綜合用能成本節約約30%。該項目爲我國產城融合與綠色建築發展提供了可複製、可推廣的新範式,展現出“新能源+數字技術”深度融合的廣闊前景。
閃電新聞記者 辛鵬 青島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