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上海市胸科醫院完成5G遠程國產“自動駕駛”機器人支氣管鏡冷凍消融動物實...
▲上海市胸科醫院成功完成5G遠程國產“自動駕駛”機器人支氣管鏡冷凍消融動物實驗
7月10日,由上海市胸科醫院副院長孫加源領銜,帶領團隊聯合新疆石河子大學一附院,跨越4000公里成功施行全球首例5G遠程“自動駕駛”機器人支氣管鏡冷凍消融動物實驗。本次實驗使用的是由微創機器人集團旗下上海微創微航機器人有限公司與上海市胸科醫院合作研發的新型支氣管鏡機器人系統,本次手術實驗成功標誌着我國遠程呼吸介入領域精準治療技術取得全新突破,爲未來優質醫療資源直達邊遠地區帶來無限可能。
跨越4000公里的“生命線”
▲新疆端遠程手術順利進行
4000公里的物理距離是本次實驗手術的一大挑戰。實驗主端在上海,由呼吸內鏡中心的醫生藉助高速、低延時的5G網絡,實時、精準操作着遠在4000公里外新疆端的機器人設備,克服諸多遠程帶來的技術難點,成功爲實驗動物進行了高精度的冷凍消融治療。
智能機器人系統“強加持”
▲醫生在上海精準操作着遠在新疆端的機器人設備
本次實驗手術中使用的微創傷支氣管鏡機器人系統,融合了電磁導航、視覺反饋等多方面信息,具備高度的穩定性和可重複性。其最大亮點是能夠“自動駕駛”,穿越複雜如迷宮一般的“支氣管樹”,直達病竈位置,爲醫生進行介入治療提供強力輔助。這樣,無論是手術安全性、精準度都得到有效提升,同時也縮短了手術時間。
動物實驗開啓未來“新方向”
▲新疆的動物實驗手術正在進行
本次動物實驗嚴格遵守倫理規範,以豬爲實驗對象。術中,醫生操作流暢,手術視野穩定清晰,操作信號連續無延時。手術成功完成驗證了5G遠程機器人支氣管鏡介入治療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爲未來臨牀應用遠程介入機器人支氣管鏡技術提供了有力的實踐證據。
該實驗成功完成爲未來遠程介入手術開啓無限可能。雙方將以此爲契機,加速技術轉化,推動臨牀應用落地。 正如孫加源副院長所言:“這次突破讓我們離‘千里送醫’的夢想更近一步。我們將繼續努力,讓技術早日服務患者。”
(微創機器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