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法國操作機器人→遠端為大陸病患完成心臟手術
中國大陸、法國團隊遠端協同操作,完成全球首例跨國機器人心臟介入手術。(圖/取自福建日報)
陸媒報導,廈門大學附屬心血管病醫院(廈心醫院)23日成功完成全球首例跨國遠端機器人輔助經導管心臟介入手術,該手術跨越法國與中國大陸、通訊傳輸距離超過1萬公里,實現兩國專家即時聯動、同步精密操控。本次手術被認爲是全球首例。
福建日報27日報導,此次手術中,廈心醫院院長王焱身處法國波爾多大學醫院,與波爾多大學醫院成人結構性心臟病介入科負責人利奧內爾·勒魯(Lionel Leroux)教授並肩操作;波爾多大學醫院結構性瓣膜病治療與創新中心負責人托馬斯·莫丁(Thomas Modine)教授線上參與遠端指導。
2位專家透過遠端控制平臺,協同操縱位於廈門導管室內的機器人系統,爲1名患者成功完成機器人輔助經導管二尖瓣修復術(TEER)。報導稱,據目前公開文獻與報導,尚未見跨國遠端、機器人輔助的經導管心臟介入臨牀先例,本次手術被認爲是全球首例。
報導指,在法國波爾多,王焱與利奧內爾·勒魯,透過高速、低延時的國際網路,即時接入廈門的機器人作業系統,對二尖瓣病變區域進行精準導航與遠端操控;在廈門導管室內,機器人在無本地操作者的情況下精確運轉,在跳動的心臟上完成瓣膜定位、夾合等高難度操作。導絲與鉗夾的每次微動,都與法國端指令同步。
同時,廈心醫院的心臟介入、麻醉、超聲及護理團隊,即時監測患者生命體徵與系統運行狀態,全程保障訊號穩定、手術視野清晰、操作安全。手術歷時約1小時,通訊訊號穩定,操作精度達到亞毫米級。手術過程順利,患者術後恢復良好,二尖瓣反流近乎爲零,現已康復出院。
報導提到,本次手術採用的機器人經導管心臟介入系統,由廈心醫院與上海術濟客醫療科技有限公司醫工結合自主研發,具備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
報導稱,廈心醫院自2023年使用該機器人系統完成全球首例機器人輔助二尖瓣修復手術以來,已累計完成20餘次臨牀應用,本次再次創造世界紀錄,展示了中國在遠端醫療與智能手術領域的引領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