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個集成大模型開發框架的區塊鏈虛擬機正式開源
4月24日,一款名爲DTVM(DeTerministic Virtual Machine)的區塊鏈虛擬機宣佈開源,在開發者社區引發熱議。據其公開的技術論文顯示,DTVM通過創新JIT引擎與全鏈路優化,IT引擎加速較傳統解釋執行實現約30倍的性能提升,刷新了目前行業最高水平,同時完全兼容以太坊生態,成爲技術新標杆。
區塊鏈虛擬機是運行在區塊鏈網絡上的一個特殊計算環境,用於處理大量的計算和交易指令,是智能合約和區塊鏈應用(DApp)的“操作系統”。近年來,隨着區塊鏈應用的日益複雜和廣泛,對虛擬機的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促使行業從業者尋找新的解決方案。DTVM的推出,集中解決了區塊鏈網絡中的性能、確定性和生態兼容性挑戰。
DTVM通過延遲JIT編譯技術,智能合約首次調用延遲壓縮至0.95ms,較業內當前領先的WebAssembly JIT虛擬機提速20倍以上;複雜計算優勢明顯,在PolyBench測試中,部分計算密集型任務性能提升達63%,爲RWA、DeFi、鏈上AI等場景提供高效支撐。
據論文介紹,DTVM無縫兼容以太坊EVM生態,支持Solidity、C++、Rust、Java、Go、AssemblyScript等六種主流編程語言,爲Web3.0開發者消除跨平臺開發的“語言障礙”,使其在多語言開發環境中平滑穿梭。此外,DTVM通過簡化系統安全保護裝置——可信計算基(TCB),代碼庫規模相較WASM壓縮至27%以下,在大幅縮小潛在攻擊面的同時,確保了系統的安全高效運作。
值得注意的是,DTVM作爲新一代虛擬機,系統集成了一款基於大語言模型(LLM)的AI工具套裝SmartCogent,從編碼、審計到部署,AI全流程自動化驅動開發工作。測試顯示,其邏輯漏洞檢測準確率達81%,修復成功率86%,顯著優於同類開源項目。開發者還可通過自然語言描述,讓AI生成合規合約代碼並完成安全審計,這標誌着Web3.0技術開發從人工編碼邁向真正意義上的“AI原生開發”,人工智能正成爲Web3.0技術創新的底層驅動力。
據悉,螞蟻數科螞蟻鏈、螞蟻集團超級計算、Pharos等核心技術團隊等作爲主要貢獻者參與了DTVM的研發。目前,DTVM包含核心引擎、多語言編譯器SDK等在內的核心技術已經通過Apache 2.0協議完成開源,開發者可以通過GitHub獲取完整代碼及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