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角力 美退中進
先以中國內部情況來看,鋼鐵、水泥熟料等高耗能、高排放行業已成爲去產能的重點。中國工信部剛公佈「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中,將嚴禁新增產能、淘汰低端產能都列出硬性指標,尤其年底80%以上的產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要求,緊迫的時間壓力,勢必讓中小型或落後鋼企出現大洗牌。水泥業方面,工信部也最新宣佈嚴禁新增水泥熟料及平板玻璃產能等。
這些措施與「3060目標」一脈相承,加上2035年的新目標還提出提高非化石能源佔比、擴大碳交易市場行業範圍等,這也意味高排放企業的生產成本將面臨更大壓力,企業爲求生存必須加速汰舊升級。
從國際角度來看,面對美國在氣候議題上的退縮,習近平試圖遞補美國的地位,不僅以制度化手段推動內部結構調整,並在全球氣候治理中強化話語權。
另一個可觀察的方向,隨着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逐步落地,中國出口導向型高耗能產業不得不提前適應碳成本壓力。透過國內先行建立嚴格的減排目標,中國有望在未來國際規則博弈中掌握更大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