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貿易劇烈變化 蕭美琴:臺商已有強大實力、韌性面對

▲副總統蕭美琴出席「2025全球產業脈動與海外影響力經貿論壇」。(圖/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陳家祥/臺北報導

臺灣企業近年來不斷在全球市場嶄露頭角,爲凸顯臺商國際影響力,《ETtoday新聞雲》、CRIF、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攜手合辦的「2025全球產業脈動與海外臺灣企業影響力經貿論壇」在今(23日)登場。副總統蕭美琴致詞時說,這幾年國際經貿局勢風雲變化,但也從中看見轉型與重新佈局的機會;她說,臺商過去歷經一個一個世代的挑戰,已練就更完整的功夫,有更強大的實力還有更多的彈性、韌性,能面對眼前的許多變化。

《放眼國際・堅實臺力》全球產業脈動與海外臺灣企業影響力經貿論壇,匯聚產官學重量級嘉賓,由數位媒體龍頭《ETtoday新聞雲》、CRIF、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攜手合辦,展現對經濟發展的高度關注,政府層級也展現對臺商的支持與重視,副總統蕭美琴、經濟部政務次長何晉滄、外交部政務次長吳志中都親臨現場致詞,彰顯臺灣企業在國際舞臺的重要地位。

蕭美琴致詞時說,今天非常榮幸受邀出席「2025年全球產業脈動與海外臺灣企業影響力經貿論壇」,跟各位先進共同探討臺灣產業在全球的創新角色。現在世界局勢變化非常快,臺灣也正站在一個充滿挑戰、但也充滿機會的關鍵轉折點,這場論壇就是凝聚共識,面對挑戰一起掌握機會的平臺。

蕭美琴說,這場論壇將公佈2025年臺商影響力排名,相信這不只是一個數字或名次,更像是一面鏡子,反映出臺灣企業在國際舞臺上的努力、韌性以及所創造的價值。主辦單位也希望這份榜單未來能像財富500一樣,展現國際公信力、引導產業的方向。

另外,蕭美琴也藉這機會向所有在海外打拼的臺灣企業致上最高敬意。她說,踏出臺灣在海外開創事業並不容易,這幾年國際經貿局勢風雲變化,不論是地緣政治的風險,還是太平洋彼岸有美國的關稅挑戰;而在臺灣海峽的對岸,又有產能過剩、低價競爭的諸多挑戰。這些變局,雖然爲大家帶來不小影響,但也從中看見轉型與重新佈局的機會。

「這不是臺灣第一次面對挑戰。」蕭美琴說,在戰後1970年代,臺灣面對全球石油危機,同時還有退出聯合國以及外交的風雲變色,當時臺灣也處於國際局勢影響深刻的年代。但同時也是這個時代,臺灣有一羣在海外學成歸國的造山者,開始佈局臺灣接下來對世界具有關鍵影響力的護國羣山,半導體產業。

蕭美琴說,接下來在90年代,臺灣加入WTO的談判也如火如荼進行;到2000年,當時的世界很多人形容是一個扁平的世界,就是全球化時代的來臨,如今,臺灣又面對一個完全不一樣的國際情勢。

蕭美琴表示,雖然有些人形容全球化已死,臺灣面對的是過去大家所熟悉的貿易體系中,一個劇烈的變化。但即便面臨這些調整跟變化,還有外在的挑戰,臺灣的產業還是不斷在成長、在轉型,不但在股市、出口、經濟成長率,或是人均GDP等等的各項指標,依然名列前茅。

蕭美琴說,相信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成果,也是臺商從過去歷經一個一個世代挑戰之後,已經練就更完整的功夫,已經有更強大的實力,還有更多的彈性、更多的韌性,能面對眼前的許多變化。

「當然,政府也是各位在海外打拼臺商的堅實後盾。」蕭美琴表示,行政院這幾年持續提出了投資臺灣三大方案,就是希望在全球佈局的臺商同時根留臺灣,在臺灣的根能扎得更深,也因爲這樣可以讓臺灣在全世界的枝葉開得更茂盛。當然,政府同時也鼓勵臺灣各產業進行雙軸轉型,同時導入AI和智慧技術,加速產業的升級,同時強化競爭力,均衡整個臺灣。

蕭美琴提到,在國際合作上,臺美關係一直都堅實穩固,雙方理念相近,即便面臨全球關稅的挑戰,但是談判團隊依然持續在進行對話,爭取更有利的條件,因爲臺美產業具有高度的互補性,而臺灣企業在美國的供應鏈中,也扮演着關鍵的角色。在此同時,許多美商也加碼佈局臺灣、在臺灣投資,相信這樣的互信關係也讓我們對未來更具信心。

蕭美琴說,政府的佈局不只在美國,也積極推動歐洲、日本、東南亞等南向國家的合作,透過臺商在當地建立的堅實力量,臺灣的供應鏈就能夠更具韌性,也能展現靈活創新的價值。在全球供應鏈上,臺灣不斷以小搏大,這也是臺灣的特色,「靈活、創新,走出自己的影響力,我們每一項產業都是臺灣連結世界的重要橋樑」。

最後,蕭美琴也再次感謝主辦單位,把產官學界的朋友凝聚在一起,也因爲在座的每一位先進,有各位的努力,臺灣才能繼續站穩世界經濟舞臺,祝福今天的論壇圓滿成功。雖然因爲颱風的關係,早上雨比較大,也希望臺灣能在風雨中維持平安,一切圓滿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