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零售新戰場開打!勤業眾信:數據與併購雙引擎突圍
勤業衆信科技與轉型服務資深執行副總經理張益紳。業者提供
面對消費習慣快速變化與科技衝擊,全球零售業正進入轉型高峰期,從賣商品的通路商,變身爲經營數據與媒體流量的平臺型企業,成爲業界新主流。勤業衆信25日發佈最新零售趨勢展望報告指出,零售媒體網絡(Retail Media Network, RMN)迅速崛起,帶來高毛利的營收動能,顛覆傳統獲利模式。
勤業衆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今日舉辦「零售新變革:新營收成長佈局與美國關稅挑戰應對」論壇,並發表《2025 零售力量與趨勢展望》報告,聚焦全球零售產業的最新發展與挑戰。
報告顯示,RMN已成爲零售商的新成長引擎,以Amazon爲例,2023年廣告營收達469億美元,年增24%;Walmart廣告收入也突破34億美元,其中過半來自第三方賣家,透過掌握消費者行爲數據與媒體流量,零售商得以販售「注意力」,創造比商品更高價值的收入來源。
在全球市場上,大型零售商透過跨域併購重塑競爭力也成趨勢,Walmart收購Vizio切入家庭媒體場景、Amazon 併購One Medical擴展醫療健康服務、德國Aldi收購美國超市集團Southeastern Grocers,深化北美供應鏈,顯示企業透過商業生態整合延伸經營觸角,建立多元營收來源。
臺灣本地業者同樣積極佈局轉型。報告指,統一超以OPENPOINT爲數據核心,併購Yahoo、PChome與家樂福,打造全通路整合生態圈;全聯則透過全電商平臺、PX Pay與 PX Go 打造會員系統,並進軍東南亞市場,推動平臺型商業模式發展。
轉型成功的關鍵不只是技術導入,更是能否掌握顧客需求。勤業衆信指出,AI 將協助企業實現「超個人化行銷」,不只推薦商品,更可預測需求、即時互動。調查顯示,56%臺灣消費者希望獲得更多個人化優惠,68%願接受 AI 創造內容,顯示科技已是強化顧客黏着度的重要工具。
以時尚電商品牌美而快爲例,近年積極併購電商與網紅品牌公司,拓展品項與客羣。總經理王志仁指出,零售業必須同步整合線上與線下通路,並在快速演進的數據與 AI 技術中找到平衡,纔能有效提升顧客體驗與營運效率。
在供應鏈方面,企業也面臨來自美國關稅政策與地緣政治的高度不確定。勤業衆信洪於婷提醒,臺灣零售業仰賴進口商品,關稅變動將直接衝擊採購成本與定價策略,建議業者預先進行風險壓力測試與多套情境規劃,提升應變能力。
勤業衆信分析,從RMN到AI、從跨域併購到風險管理,全球零售業正從各個面向重塑營運邏輯,未來的贏家,不會是價格最低的企業,而是最能理解顧客、有效運用科技、並能在變局中穩健前行的實踐者。
勤業衆信舉辦「零售新變革:新營收成長佈局與美國關稅挑戰應對」論壇,左起依序爲勤業衆信科技與轉型服務資深執行副總經理張益紳、勤業衆信消費產業負責人黃毅民資深會計師、美而快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志仁、王座國際餐飲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林子恆、勤業衆信間接稅負責人洪於婷資深會計師。業者提供
勤業衆信消費產業負責人黃毅民資深會計師。業者提供
勤業衆信間接稅負責人洪於婷資深會計師。業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