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景氣現分歧…M&G:轉向優質信用資產 看好新興市場債後市

M&G英卓投資管理固定收益共同投資長Stefan Isaacs。記者賴昭穎/攝影

今年上半年金融市場歷經美國關稅2.0政策、財政刺激措施推升不確定性等衝擊,市場普遍預期經濟衰退風險升高,全球各區域景氣出現分歧,新興市場則因降息與通膨受控展現成長動能。面對信用利差緊縮與市場波動,M&G英卓投資管理固定收益共同投資長Stefan Isaacs表示,投資人應轉向優質信用資產,靈活調整佈局,把握防禦與長線機會,降低過度承擔信用風險的成本。

M&G英卓投資管理今天舉辦「M&G x 富盛 – 2025年下半年固定收益市場展望記者會」,邀請M&G英卓投資管理固定收益共同投資長暨M&G收益優化基金(本基金配息來源可能爲本金)聯席基金經理人Stefan Isaacs分享最新觀點。

Stefan Isaacs表示,美國總統川普在4月2日公告的全面關稅法案,各界普遍憂慮着通膨壓力恐將復燃;此外。,川普政府高達 4.9 兆美元的「大而美」稅改計劃也將延長財政振興的效期,並左右今後物價。

新稅法除了刺激經濟,也令債券投資人所關注的美國政府赤字能否永續成爲長期隱憂。投資人紛紛認定美國國庫券的殖利率必須再提高,才能彌補新增的財政風險,加上穆迪也將美國的信用評級從Aaa下調至Aa1,30年期美國國庫券的殖利率則在2025年5月升破5%關卡,跡象皆顯示經濟衰退的風險仍揮之不去。關稅新制也有可能抑制美國的經濟成長,同時損及消費者信心,由於總體經濟的不確定變數持續發酵,預期今年的美國利率預期數字將反覆起伏。

Stefan Isaacs表示,川普所謂的「關稅解放日」過後,公司債開始疲軟,利差迅速且顯著擴大,然而,隨着貿易戰局勢出現更多積極進展,利差迴歸先前水準,循環告終。考量信用市場目前的緊縮狀態,市場似乎判斷,美國政府退出全球化所帶來的經濟風險,實屬微不足道。目前公司債利差的緊縮程度,是場內技術面支撐的結果,由於先前的固定收益市場殖利率長期欠缺相對吸引力,如今的投資人需求已有顯著增加。

Stefan Issacs說,由於利差處於歷來較爲緊縮的水位,我們認爲,轉向優質信用資產、發揮耐心與定力,乃是轉攻爲守的重要對策。如果接下來的情況在價位層面重新反映各項風險,防禦抗跌的佈局就有機會帶來雙重的投資效益,在利差擴大的同時,達到穩健的投資目標,同時有足夠資金參與投資獲利的長期投資機會。

但就現階段來說,即使利差緊縮,殖利率依舊具吸引力,利差可能接近歷來的較爲緊縮水位,但「無風險」公債殖利率則是落在近期的較高區間。在等待企業信用利差擴大的同時,投資人仍能透過公債與優質ABS,獲得相對優渥的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