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動力電池TOP10出爐:中企佔六席 日韓再縮水
韓國電池和能源研究公司SNE Research近日發佈的2024年全球動力電池使用數據顯示,前十名依舊被中、韓、日三國企業包攬,“三國殺”競爭態勢持續。全球動力電池市場持續擴容。2024年,全球動力電池裝車總量爲894.4GWh(吉瓦時),同比增長27.2%。
SNE Research分析,在2024年不包括中國的亞洲和新興市場中,中國動力電池企業正在增加其市場份額。韓國動力電池企業通過建立地區差異化策略以應對中國企業的擴張。印度和東南亞被認爲是關鍵市場,預計未來將擴大電動汽車的供應。
中企龍頭保持較高增速
2024年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前十名中,中國企業佔據六個席位。這六家中國電池廠商在全球市場的佔有率進一步上漲至67.1%,與2023年的63.4%相比,提升了3.7個百分點。與此同時,來自韓系、日系的動力電池廠商份額正在縮水。
從裝車規模看,寧德時代首次實現年度動力電池裝車300GWh+,比亞迪首次實現150GWh+,中創新航首次實現年度全球前4。
從增速看,排名全球第10的欣旺達,同比增長幅度達74.1%,爲TOP10中同比增速最高的企業,緊隨其後的是國軒高科,同比增長幅度爲73.8%。
比亞迪以153.7GWh的裝車量位列第二名,市佔率爲17.2%。SNE指出,比亞迪進入包括韓國在內的亞洲和歐洲市場,迅速擴大了其在中國市場之外的市場份額。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秘書長崔東樹提醒,電池企業的競爭格局已形成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兩家相對較強的特徵,但兩者差距仍較大。
2024年,中創新航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39.4GWh,同比增長16.6%,市佔率爲4.4%,同比下滑0.4個百分點,成爲六家上榜中企中唯一一家市場份額下滑的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前十名中,國軒高科、億緯鋰能、欣旺達分列第八、第九、第十。得益於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增長,中國動力電池廠商在全球的市佔率節節攀升。
面對愈演愈烈的行業價格戰,國軒高科一方面加速研發固態電池等高附加值產品,另一方面加快動力、儲能產品出海,同時推進產能本土化佈局,實現了國內市場份額的增長和境外業務收入的快速提升。
國海證券分析,2022年底以來,電池中游產業鏈價格均經歷了2年左右調整,2024年內隨供給端擴張顯著放緩,以及需求端維持強勁增長,供需關係持續好轉。需求端2024年內在新能源車廠商降價提質及中央以舊換新政策持續加碼下,電池產量整體維持較高增速。
日韓全球份額持續萎縮
2024年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前十名中,LG新能源、SK On、三星SDI韓國三大電池巨頭持續入圍,但總市場份額卻有所下滑,從2023年的23.1%下降至18.5%。
LG新能源裝車量爲96.3GWh,該公司以同比增長1.3%的增速排名第三,主要用在特斯拉、大衆、雪佛蘭和福特等車型。
SK On裝車量爲39.0GWh,該公司以同比增長12.4%的增速排名第五,主要用在現代汽車集團、梅賽德斯-奔馳、福特、大衆等車型。
韓國電池企業的全球份額持續萎縮。2024年前10個月,LG新能源、SK On、三星SDI的市場份額從2021年的31.7%下降至20.1%,而中國企業同期份額則從39.7%攀升至53.6%。有分析指出,韓國企業過度依賴三元鋰電池技術,錯失磷酸鐵鋰技術轉型機遇,加之供應鏈嚴重依賴中國,導致成本和技術競爭力雙輸。亦有觀點認爲,若無法在高端技術或差異化市場實現突破,韓國電池產業的全球地位或將進一步削弱。
SNE Research在分析中建議,韓系企業應該把重點放在磷酸鐵鋰電池和方殼三元電池的開發和採用上,以加強競爭力。
松下主要爲特斯拉提供電池,2024年以35.1GWh的電池裝車量排名第六。在押寶歐美市場,以及北美增速不及預期的情況下,松下改注押回日本市場。松下表示,日本將成爲公司的第二大增長支柱,爲彌補美國市場的低迷,正考慮利用爲北美客戶供貨的日本生產線爲日本潛在客戶生產電池。
不過,與韓系電池企業不同,松下始終專注於三元電池技術,不做更便宜的磷酸鐵鋰電池。目前松下正全力以赴實現4680電池的量產,後續有望在美國超級工廠生產,並將部分日本本土產能改爲4680 產線。
SNE Research提醒,隨着全球電動汽車對磷酸鐵鋰電池需求的持續增長,中國電池製造商正在全球市場上加速擴張。磷酸鐵鋰電池因其成本優勢、高可靠性和低火災風險而受到市場青睞。目前,中國公司已成爲磷酸鐵鋰電池的主要生產者,動力電池市場正逐漸向價格更具競爭力的磷酸鐵鋰電池傾斜。也應看到,LG新能源已與雷諾達成磷酸鐵鋰電池供應協議,而三星SDI和SK On也在積極籌備大規模生產。預計到2026年,韓國電池製造商將有能力爲電動汽車市場提供磷酸鐵鋰電池,無疑將給市場帶來新的競爭態勢。
來源:中國工業報
責編:左宗鑫
編輯:馬鍶宇(實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