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住宅買賣平均屋齡首破30年 臺北市最老、桃園最年輕
文/住展雜誌
內政部最新統計顯示,今(2025)年Q1全國住宅買賣移轉平均屋齡首次突破30年,達到30.89年,創歷史新高。其中,屋齡在30至40年間的住宅交易最爲活絡,佔整體24%,反映老屋交易佔比日益攀升的趨勢。
從六都表現來看,臺北市以平均屋齡37.35年位居全國之冠,成爲全臺住宅最老的城市,尤以40至50年屋齡交易最多,佔整體高達38%;其次是50年以上屋齡,佔17%,顯示臺北市不動產市場以老舊住宅爲主力。
相較之下,桃園市平均屋齡僅22.72年,爲六都及全國最年輕。其中屋齡在1年以下的住宅交易佔比達20%,主要歸因於各大重劃區近年新建案完工交屋,帶動新成屋買氣。
其他直轄市的平均買賣屋齡,則以臺中市33.66年、新北市31.65年、臺南市31.34年、高雄市30.78年,都顯示出老屋交易比率偏高的結構。
老屋交易可能伴隨買賣爭議,爲提高購屋保障,內政部也同步公告修正「成屋買賣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新增三大重點規範,如強化對海砂屋的檢測,加入氯離子含量的最新混凝土安全標準;針對自來水加壓設備的使用與管理方式進行明確化;以及因應再生能源條例規定,新建建物須設置太陽光電設備,相關事項也須於契約中揭露。
內政部表示,這些新規定將於即日起配合建築法規同步上路,期望提升不動產交易透明度,保障消費者權益。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臺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