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個機場AI配載助手在內蒙古上線試運行
近日,呼和浩特機場配載室迎來一位“新同事”,“上崗”的第一天,配載員們都讚歎它很不錯。這個“新同事”就是“小萍”——AI配載助手,名字寓意爲平穩、安全。“小萍”的上崗,意味着全國首個機場AI配載助手在內蒙古機場集團上線試運行。
機場配載業務主要是負責飛機載重平衡工作,配載工作的質量影響着飛行安全和飛行成本。在實際工作中,不同的飛機機型、不同的航空公司、不同的貨物,對配載工作的要求也千差萬別。以呼和浩特機場爲例,配載員需要熟悉至少35家航司25種機型1500條配載要求,依靠傳統的“查字典”的方式不但效率低,還極易發生“錯、忘、漏”的情況。此外,在航班繁忙階段,貨物多,一個航班大約有上百種配載方案,配載員很難在短時間算出最優方案,只能實現安全配載,很難再兼顧節油配載。
今年3月初,內蒙古機場集團信息科技部研發團隊開啓了AI配載助手研發工作。在技術人員和首席配載員的共同努力下,經過29天攻堅,成功研發出全國首個機場AI配載助手,構建起“知識圖譜+動態優化算法”的智能決策系統。
4月份,經過試運行使用,配載員們紛紛表示,這個“小萍”不但“智商很高”,還很“勤懇認真”,是個好助手!
“它很聰明,能幫我們查詢所有航司的知識,提升我們的工作效率。”配載員們說。
據介紹,“小萍”集成民航法規、機型參數、載重平衡規則、航司限制等12類專業知識庫,通過強化學習算法實現配載方案的實時推演與風險預判,藉助大模型將人工記憶要點轉化爲智能決策支持。複雜情況下,單航班預先配載時間縮短了約40%。
“它很厲害,提供的配載方案在安全的基礎上,還能達到節油的效果。”配載員們說。
據介紹,“小萍”憑藉強大的計算能力,能夠在短時間內對海量數據進行精準分析,迅速生成最優配載方案。在傳統配載方式下,配載員主要關注平衡指數在安全範圍內,而“小萍”通過對擬人化算法和行李重量預估,能夠提供節油重心的配載方案,除了提升配載工作質量,更爲航空公司節省大量燃油成本。
“它很勤勞,一直幫我們盯着航班,重要數據變化時能及時提醒,我們解決異常情況的時間更充足、安全裕度更大了。”配載員們說。
“小萍”能夠監控航班油量、剩餘業載以及平衡指數超範圍的變化,根據各個航空公司的要求,計算以上數據變化對飛行安全的影響,發生超出安全範圍的情況,及時提醒配載員關注航班變化,並給出操作建議,增加了處置時間,降低了航班延誤的風險。
“它學習能力很強,能夠幫我們解決行李數量和重量估算不準確的問題。”配載員們說。
“小萍”通過歷史大數據分析,準確估算不同季節、不同節假日、不同航線的行李數量和重量,幫助配載員在預先配載時提供更加準確的數據,降低因行李重量估算過多、過少導致的平衡重心偏差或者行李衝出等問題的發生概率。
據介紹,未來,“小萍”還將向座控、監裝監卸、貨運等業務延伸。
“在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廣闊應用的背景下,內蒙古機場集團將持續加大在AI技術研發方面的投入,不斷優化和完善AI助手的功能和性能,從單點突破轉向全場景滲透,推動AI技術在各個業務領域的創新應用和發展。”內蒙古機場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
內蒙古日報·草原雲記者:康麗娜
通訊員:王彩軍 許新飛 張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