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劉明羣:“埋頭”清潔城市 “擡頭”盡責履職

還沒走進清潔站管理間,劉明羣的笑聲就先傳出來了。

兩年前,第一次走進人民大會堂參加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時,這位北京市石景山區環境衛生服務中心二隊密閉式清潔站的操作工提醒自己少說話,多學習,“怕說錯話了”。

如今,這位從基層一線走出來的全國人大代表多了幾分自信和從容,聊起自己的故事更是滔滔不絕。

故事的開頭要從1997年說起,那時的劉明羣還在老家四川瀘州“搞活路”(四川方言,打工——記者注),連“椒鹽味兒”的川普也說不來幾句。當時,丈夫已先一步到石景山區幹環衛工作,禁不住丈夫的軟磨硬泡,劉明羣決定出省闖一闖。

“我要從村裡先坐車到(鄉鎮)街上,再坐大巴到瀘州,然後坐車到重慶火車站,最後到北京。”在劉明羣的印象裡,重慶已經是個大城市了,“我害怕走丟了,還特地找別人帶着來的”。

到了北京,劉明羣沒時間遊覽首都,一心埋頭工作。1998年3月12日,劉明羣正式成爲北京市石景山區環境衛生服務中心的清潔工。

用劉明羣的話來說,很多大道理不會講,但對工作一絲不苟是本分。這一點走進她工作了20多年的清潔站就能明白:清潔站地上不見一片垃圾,也聞不到一點臭味。

打開話匣子的劉明羣能列舉很多細節,例如,每天開工後清潔車預計幾點駛入清潔站、什麼時間段垃圾多了該加班,甚至清潔車司機也不一定聽出來的故障,她都能“精準識別”。

工作多年來,劉明羣被授予“北京市三八紅旗獎章”,榮獲“全國優秀農民工”稱號。對她來說,最重要的履職就是做好本職工作。

在垃圾樓旁休息間的書架上,擺着一張照片,照片上,穿着西裝、踩着低跟鞋的她大步走在人民大會堂的紅毯上。“那是我專門買的。”劉明羣說。

過去一年,劉明羣大部分時間都待在清潔站裡,上班時間就在一樓空地上清潔地面和垃圾收集設備,忙完後回到旁邊的休息間學習休息,或是把近期重要文件、國家大政方針抄抄記記。即便是節假日,她也主動要求留在清潔站裡幹活。

除了做好清潔站的環衛工作,劉明羣也多次走出去積極調研。全國人大北京團開展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首都高質量發展專題調研期間,劉明羣走進人工智能企業、新能源汽車工程、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在那裡,她見到了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新質生產力”,也進一步理解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內涵。她還和部分全國人大代表一起參加“代表斷案”模擬法庭活動,在庭審前當了一把人民調解員,與雙方當事人溝通化解矛盾。劉明羣說,每年全國兩會期間審議的“兩高”工作報告,也能從這樣的調研活動中找到影子。

兩年多的履職中,劉明羣還和不少基層代表成爲朋友。她告訴記者,來自北京市平谷區劉家店鎮的電商達人嶽巧雲、白塔寺藥店諮詢藥師張海鷗、公交車司機何少花等全國人大代表和她建了聊天羣,有關心的調研時,大家都約着去。

熨平的西服套裝掛在衣櫃最靠門的一側,今年3月,劉明羣又將走進大會堂履行代表義務。她說,自己是環衛領域的全國人大代表,今年依然要關注環衛行業的問題,在智慧環衛設施建設等議題上繼續發聲。

來源:中國青年報